让我们来看看秦国丞相。
《大秦赋》是由延艺、顾其铭、强龙、刘永涛执导、李梦、张健编剧、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吴君梅等主演的古装历史剧。该剧讲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吕不韦、李斯、姚贾、王婉、王坚、王贲、李信、孟天、孟毅等人的帮助下,摧毁六国,统一世界,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的故事。
[img]215930[/img]
在古装电视剧《大秦赋》中,段奕宏饰演的吕不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吕不韦作为秦国丞相和相邦,对战国后期的秦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吕不韦作为卫国人,可以成为秦国百官之首的丞相,这体现了秦国在就业上只有才华,不注重出身的态度。纵观秦国(秦朝)历史上的丞相,有许多来自另一个大国楚国。所以,问题来了,秦国历史上这五位丞相都是楚国人,除了李斯还有谁?
[img]215931[/img]
一、甘茂
甘茂(未知生卒年)、姬姓、甘氏、名茂、楚国下蔡(今安徽颍上甘罗乡)、战国中期秦国名将、左丞相。秦惠文王死后,秦武王即位。当时,张仪、魏章已经离开秦国,跑到东边的魏国。不久,秦公子蜀侯辉与辅相陈壮谋反,秦武王指派甘茂平定蜀地。回到秦国后,秦武王任命甘茂为左丞相,任命楚里子为右丞相。其中,秦国宗室是楚里疾(楚里子)。因此,作为楚国人,甘茂能成为秦国丞相的宝座,自然是他能力的重要体现。
对此,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惠王卒,武王立。张仪、魏章去,东之魏。蜀侯相壮反,秦使甘茂定蜀。还有,以甘茂为左丞相,以楚里子为右丞相。后来甘茂被向寿、公孙石诽谤,在秦国攻魏蒲阪时,投奔齐国,在齐国任上卿。甘茂十年(前305年)为齐国出使楚国。秦昭襄王希望楚国送甘茂,但楚国拒绝了。最后,甘茂卒于魏。
[img]215932[/img]
二、魏冉
在古装电视剧《大秦赋》中,秦王嬴政老艾指责赵姬太后。对此,后者并不相信,把自己和宣太后米月相提并论。至于本文,魏冉是宣太后异父同母的弟弟。换句话说,魏冉也是楚国人。
魏冉(64年),也是魏、前2号,战国时期秦国大臣。宣太后异父同母的弟弟,秦朝王朝的叔叔。从秦惠文王时期开始,魏冉就一直是秦国的官员。随着宣太后地位的提高,魏冉在秦朝的朝廷也在上升,官员成为总理。魏冉曾举白起为将,东攻城略地,打败“三晋”和强楚,战绩突出,威震诸侯。
[img]215933[/img]
公元前288年10月,秦昭王派侯魏冉到齐国,约齐王与秦昭王同时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准备联合五国攻赵,三分赵国。然而,秦国的横向战略并没有成功,被苏代的纵向破坏。公元前284年,秦、韩、赵、魏、燕合纵破齐。魏冉在秦国武力的帮助下,专注于攻打齐,夺取陶邑(今山东定陶西南),为自己加封,扩大势力。
由于他的权力,人心不附,对秦昭襄王构成了严重威胁。公元前266年,魏冉被秦昭襄王罢免,迁至关外封邑,由魏国人范菊代相,最后“身折势夺,以忧死”卒于陶邑,埋在这里。对秦昭襄王来说,罢免魏冉显然是为了清除宣太后的势力。然而,米姓一族在秦国有着深厚的基础,显然并没有因此而崩溃。比如后来的华阳太后和阳泉君,都来自楚国的米姓。至于昌平君米启,他是丞相之一。
[img]215934[/img]
三、昌平君
昌平君熊启(公元前271-公元前223年),米姓,熊氏,名启,楚考烈王之子,母亲是秦昭襄王之女。秦国丞相,秦始皇的表弟,战国末期的楚王。昌平君米启作为战国末期楚国的公子,在秦国被封为昌平君,仕于秦,为秦庄襄王,秦始皇之臣。公元前238年,昌平君、吕不韦、昌文君被命令平定老艾之乱,从而在吕不韦之后担任丞相,后来秦始皇派往营陈安抚楚国人民。
秦王政22年(公元前225年),昌平君米奇反秦于颖陈,后来作战不利,向淮南败退。楚王沉思了五年(前223年),秦军占领了楚都的寿春,沉思被俘。昌平君被楚将项燕(项羽爷爷)拥为楚王,继续在淮南反抗秦国。王坚和蒙武率领秦军进攻。昌平君战败身亡,项燕自杀,楚国彻底灭亡。
[img]215935[/img]
四、隗状
《史记》误认为是奎林。战国末期的楚国人。作为秦朝的宰相,奎状的历史贡献有四个:一是组织和指挥秦王陵的建设。二是制定衡量标准,规定全国一尺23.1厘米,一石10升,一斤162。第三,与王关为秦始皇嬴政的伟大成就树立了纪念碑。第四,在统一文字方面取得了不可磨灭的成就。
《秦始皇本纪》云“丞相奎林、王婉”。2020年5月,长安民挖掘秦时铁称权,旁边刻着铜漆,其中一个叫“是诏丞相形、万”,“其‘丞相形’字是‘外貌’的‘状’,是旁作犬;俗称“奎林”,非也”。岳麓书院藏秦简(吴)“秦始皇禁湘山”诏云“丞相臣状,臣婉制相(湘)山”,云“臣状,臣婉请”,知《史记》“林”为“状”。
五、李斯
战国末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岗乡李斯楼村)李斯(-公元前208年)
。从出生地来看,李斯和秦国第一任总理甘茂是同乡。虽然李斯和甘茂不是同一时期的人,但和李斯一样,甘茂的孙子甘罗曾经是总理吕不韦的门客。
对李斯来说,少为郡吏,曾跟随荀卿学习。战国末年进入秦国,初为秦相吕不韦舍人,被任命为郎。旋转长史,拜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下逐客令时,上书力劝客不能逐,为秦王采纳。为秦并六国规划,建议先攻占韩国,再逐一消灭各诸侯国,完成统一世界的伟大事业。因此,秦始皇嬴政可以在10年内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廷尉李斯可以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img]215936[/img]
秦始皇26年(前221年),秦朝成立后,李斯奉命与宰相王婉、御史大夫冯劫商定“皇帝”之号。后来,李斯担任丞相,多次随始皇帝巡逻。反对淳于越分封子弟的议论,以小篆为标准整理文字,作为《仓颉篇》的范文。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突然去世后,李斯选择与赵高一起强迫扶苏、蒙田、蒙毅自杀,立秦二世胡亥为帝。秦末,各地起义爆发后,丞相李斯劝秦二世胡亥爱惜民力,减轻兵役。赵高诬陷谋反后,有五刑,腰斩咸阳市,灭三族。对李斯来说,虽然极其聪明,但在最后的结局中,李斯可以说是秦国(秦朝)历任丞相中最凄凉的一位。
秦国五位丞相都是楚国人 除了李斯,还有哪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