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住在荆州刘表账下,由徐舒和水镜先生推荐。他在隆中赢得了诸葛亮。在诸葛亮的正确规划和协助下,刘备东和孙吴北抗曹操。赤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赢得了荆州南部四个县。随后,刘备获得益州,并在与曹操的对抗中获胜,获得蜀咽喉汉中,最终登基称帝。不幸的是,樊城战役和夷陵战役的失败严重伤害了蜀汉的活力。战败后,刘备逃回成都,孤立了诸葛亮。他说,如果诸葛亮认为刘禅无用,他可以废除刘禅,找别人继位。但诸葛亮一生都在全心全意地帮助刘禅,直到他死去。刘备托孤后,诸葛亮手里拿着蜀汉大权。这个时候他有野心吗?
[img]214631[/img]
事实上,诸葛亮仍然雄心勃勃。你知道,当刘备托孤时,刘备安排李严和诸葛亮担任刘禅的辅政大臣,而忠诚的赵云则守护着刘禅,以平衡他死后可以用一只手遮住天空的诸葛亮。可以说,刘备此时看到了诸葛亮的雄心壮志。毕竟,刘备一直非常准确。
[img]214632[/img]
刘备让李燕和诸葛亮一起帮助刘禅,主要是为了两人之间的平衡,以防止其中一人占据主导地位,最终让刘禅失去了应有的权利。在刘备的安排下,李燕是刘备制定的军事指挥官。刘备没有选择诸葛亮带领军队。与带领军队战斗相比,诸葛亮更擅长外交和内政。诸葛亮负责内政,李燕负责外交,没有问题。
[img]214633[/img]
不幸的是,诸葛亮并没有按照刘备的意愿来。刘备死后,他直接控制了蜀汉的全部兵权,几年后直接出兵北伐。第一次北伐时,赵云因马苏失街亭,北伐失败被牵连,导致其连降数级,成为镇军将军,权势不如以前。第二次北伐时,李燕负责后方的粮草行李。由于粮食监督不利,诸葛亮弹劾前线缺粮,最终贬为普通人。因此,诸葛亮独自掌管了蜀汉的军事和政治权力。
由于常年战争,蜀中人民抱怨,刘禅委婉地提到诸葛亮可以放慢北伐的速度。但对诸葛亮来说,一是完成刘备的遗愿,二是遏制曹魏的发展,三是消除蜀汉内部派系的矛盾。因此,诸葛亮最终不同意刘禅的意见,坚持北伐直至死亡。
[img]214634[/img]
笔者认为,诸葛亮虽然有专权,但并不是为了以权谋私,而是为了完成先主的遗志。从这个角度来说,诸葛亮虽然有野心,有专权,但毕竟对蜀汉忠心耿耿,所以没什么大错。
刘备托孤后,诸葛亮托蜀汉夺权 诸葛亮有野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