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学会耐心也是成功的必要因素。韩信受胯下之辱,终于成了一代兵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三千越甲可吞吴。可以看出,成功的人背后有一颗善于隐忍的心。们要讲的两位皇帝都是隐藏自己的才能。一个忍了十几年,另一个忍了二十年。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故事。
[img]213878[/img]
其实除了这些大家都很熟悉的隐忍高手,历史上还有两个人把隐忍和隐藏发挥到了极致。最后,如果他们不采取行动,他们就会采取行动。当他们采取行动时,他们会被击中或令人惊讶,并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与上述人不同,他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一个是灭北齐统一北方的北周武帝宇文勇,另一个是唐宣宗李晨,他被称为小太宗。宇文勇忍受了13年,李晨忍了二十多年。
自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以来,大权落入了两位大臣之手。高欢控制了东魏的儿子高洋建立了北齐,宇文泰控制了西魏的儿子宇文觉建立了北周。当时北方主要是北齐和北周。与北齐不同的是,北周在建国之初的国力不如北齐。一个原因是北齐的两位皇帝高洋和高演都很聪明,尤其是高演是北齐唯一一位德才兼备的皇帝;北周的权力不在皇帝手中,而是在宇文泰侄子大冢宰杀的宇文护手中。如果宇文护全心全意地帮助他的表弟,北周就不会在早期阶段被北齐压垮。然而,宇文护有很大的权力欲望。他在历史上没有多少比他更多的记录,那就是,为了长期控制北周的权力,他在公元557年和560年毒杀了两位皇帝,即宇文勇的两个兄弟宇文觉和宇文玉。
公元560年,宇文觉和宇文玉被毒杀后,王位落在宇文泰18岁的第四个儿子宇文勇身上。当然,权力还在于文护之手,宇文勇依然是傀儡。宇文觉和宇文玉之所以被宇文护毒杀,是因为他们非常高调:宇文觉不愿意大权旁落,赵贵、独孤信等朝鲜其他贵族对宇文护不满。宇文觉还自己训练武士。他和赵贵的独孤信联手,打算除掉宇文护。结果,宇文护先开始,赵贵被杀,独孤信被杀,宇文觉先被废墟后被毒死。玉文玉有突出的能力和才能,逐渐团结了一群对玉文护理不满的人,这引起了玉文护理的极大不安,所以他找到了一个机会让宫殿厨师毒死玉文玉。
[img]213879[/img]
有了两兄弟的经验教训,宇文勇隐藏了自己的光芒,让堂兄宇文护专权,不仅让宇文护都督中外军事,而且平时对宇文护也保持了足够的尊重,甚至取悦宇文护:首先,宇文护要求宇文护在诏书中使用尊称,而不是名称。其次,他尽最大努力奉承宇文护的母亲,奖励她的东西比宫殿里的东西更豪华,在节日期间,宇文勇将带领皇室亲戚向宇文护之母致敬,称之为“杯上寿”。宇文勇的这一系列奉承和对宇文护的尊重,让宇文护终于放松了对宇文勇的戒心。宇文勇的这一系列奉承和对宇文护的尊重,让宇文护终于放松了对宇文勇的戒心。经过13年的忍耐,宇文勇终于在哥哥宇文直和侍卫的帮助下,在公元572年请宇文护到宫中劝诫太后戒酒。宇文勇掌权后,历时三年攻灭北齐统一北方,可惜在北伐突厥的路上生病后死亡,年仅36岁。
唐朝自唐玄宗以来,明主不多,唐宪宗李纯是其中之一,唐宣宗李晨(原名李怡)也是其中之一。唐宣宗性格无私,礼貌节俭,整顿官员,限制皇室和宦官,军事击败吐蕃,收复河黄,安定北部,安定南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唐朝也在他手中,他是唐朝的明朝之一,后人称之为“小太宗”(唐太宗是李世民),可以看出他受到了很多赞扬。
但比较少见的是,唐宣宗登基时已经37岁了,算得上是大器晚成。他的父亲唐宪宗死于公元820年,他的王位不是传给他的。846年,有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四位皇帝。除了唐穆宗和他的同龄人是他的兄弟,其他三个都是他的侄子,但他比他的侄子唐敬宗和唐文宗小一岁。
[img]213880[/img]
唐宣宗小时候沉默寡言。宫中上下都认为他“不聪明”,也就是说,他不聪明。唐朝的政治环境相对恶劣。宦官有很大的禁军权力,甚至可以废除皇帝。即使皇帝在位,他也会非常害怕可能存在的对手。如果皇帝不注意,他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在严重的情况下,他可能危及生命。他的哥哥唐穆宗曾经说过“这个孩子是我家的聪明人”。唐宣宗经历了太和和和会昌,知道它很强大。他几乎从不和人说话,尤其是人多的时候,这让他“不明智”的谣言更加真实。他的侄子皇帝也不尊重他。他经常在宴会上强迫他说话,并称他为“光叔叔”(他当时的爵位是光王),尤其是武宗对他不太礼貌。
事实上,唐宣宗的隐忍不言而喻是出于对自己的保护。他的沉默和“不明智”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在公元846年唐武宗病危之际,宦官马元志等人认为李晨“不明智”,不怎么说话可能更容易控制。因此,他们以武宗诸子年轻、需要建立美德的人为由,以李晨为皇太叔,唐朝的王位又回到了唐宪宗的另一个儿子手中。唐宣宗登基后,他似乎变了一个人。他改变了以前的沉默,有序地处理政务。直到那时,大臣和宫殿才意识到,唐宣宗在20多年前(宪宗到武宗已经死了20多年)是无法忍受和隐藏的。
盘点中国历史上两位特别能忍的皇帝,他们的事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