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知道石达过河吗?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事实上,从石达开负气离开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失败,即使他渡过大渡河,也只是多活几天。
[img]213757[/img]
石达开,人送外号“石敢当”,清末太平天国著名领袖,上马能冲锋陷阵,下马能治国安邦,文韬武略精通一切。
石达开十六岁出山,十九岁统领千军万马,二十岁被封为翼王,清军和太平天国起义军对他的评价都很高。
不幸的是,上帝没有给石达更多的时间来展示他的才华。负气离开后,他带领10万军队漫无目的地逃跑,最终未能渡过大渡河,在安顺场崩溃,给后代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有人认为,如果石达开成功渡过大渡河,涅盘可能会重生,东山再起,但在我看来,这只能让他活一段时间。
[img]213758[/img]
石达开所率领的部队存在以下致命问题:
一、领导者优柔寡断
石达开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他年轻成名,在正面战场上多次击败清军,包括装备精良的湘军,几乎让曾国藩投河自杀。
然而,作为一支军队的领导者,仅仅拥有军事才能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拥有领导能力,如强大的决策能力。不幸的是,石大凯在这方面没有天赋。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起义军集团内部分崩离析,各大天王貌合神离,此时石达开本有以下选择:
忍气吞声,以屈服的态度表现出忠诚;
辞职归隐,放下权力远离政治中心;
发动兵变,杀死洪秀全,使太平天国变主;
率部出走,离开天京到更广阔的天地奋斗;
经过深思熟虑,石达开最终选择带领部门离开。本来这个选择还是有活力的,但是石达开自己的优柔寡断彻底毁了最后的机会。
石大开率领十万大军负气离开后,并没有选择自立门户,而是继续打着太平天国的旗号,这让他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
[img]213759[/img]
一方面,石达开的部队没有道德上的支持。
由于石达打着太平天国的旗号,应该受到天王洪秀全的控制,以维护太平天国为根本目的。
然而,离开天京后,无论洪秀全多么善言相劝,他都不愿意回去。即使安庆后来被清军包围,石大开仍然没有救援的计划,这在古代是一种非常叛逆的行为。
在这种行为中,石达凯的部队失去了道德上的支持。即使他选择回到太平天国大本营的怀抱,他也会因为失去威望而死去。愤怒的离开决定了他没有回头路。
[img]213760[/img]
另外一方面,太平天国的旗帜会给他带来很多麻烦。
太平天国运动也没有超越古代农民起义的范畴。它注定要站在地主和乡绅阶级的对立面,所以它必然会被地主和乡绅阶级拼命抵制。
如果石大凯没有选择继续使用太平天国的旗帜,而是选择独立门户,他需要面对更少的阻力,但优柔寡断的性格让他没有勇气完全与太平天国的形式,所以他不仅面临清朝军队的包围,而且承受大本营的敌意,环顾敌人,即使后来他穿过大渡河,如何独自对抗世界?
[img]213761[/img]
二、缺乏目标和根据地
如果一个团队想要爆发出强大的凝聚力,领导者必须为每个人制定未来的蓝图,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石达从未知道他的目的地在哪里。
离开天京后,石大开既没有选择北上与捻军会合,也没有选择南下回到广西老家,而是不确定,不断摇摆。他跑到湖南,跑到广西,漫无目的地像沙漠中迷失方向的游客一样漫无目的地走着,这注定了他无法逃脱失败的结局。
没有明确的方向,就不能给下属带来希望。军队内部一盘散沙各有异心,长此以往战斗力大大削弱。
[img]213762[/img]
更重要的是,石达开一直采取流动作战的方式,从来没有自己固定的基地。
如果革命早期没有自己的革命根据地是情有可原的,石达开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方面,总是在行军的路上奔波拉拢。
这种游击战风格有很大的缺点。即使石达开率领军队多次击败清军,他也无法保存胜利的结果,但他会一点一点地消耗自己的活力。清军有一个大本营,可以不断补给重生。在这种情况下,石达开不可避免地无法逃脱清军的追捕。
纵观历史,农民起义在各个朝代或多或少都爆发过。然而,大多数起义持续时间很短。根本原因是他们没有自己的根据地。一旦他们失败了,他们就会像鸟兽一样逃跑,最终一个接一个地被打破。
太平天国能与清朝分庭抗衡十四年,离不开根据地的作用,显然石达开并没有想到这一点,注定要失败。
[img]213763[/img]
三、农民革命的局限性明显
事实上,石达开这支队伍从一开始就注定难以形成气候。
不可否认,在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具有巨大的力量,但大多数农民都是农民起义的领导者。农民位于社会的底层,他们所能获得的信息和认知非常有限。他们经常被眼前的利益蒙蔽双眼,最终埋葬了以前建立的所有优势。
洪秀全打着“崇拜上帝”的旗号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被压迫的人认为救世主来了,于是争先恐后地加入了革命军。因此,太平天国起义军队越来越大,很快攻下了清朝的一半。
洪秀全取得骄人成绩后,开始走上堕落腐朽的道理。他要求别人禁欲,但他明目张胆地开了后宫。曾经承诺的均田制也变成了空谈。
此时,人们逐渐意识到洪秀全与其他封建统治者没有什么不同。他们沉迷于享乐,剥削和压迫人民,这让人们感到非常失望。他们渴望找到新的出路。
[img]213764[/img]
后来天京事变爆发,很多人都愿意跟着石达走,他们忠于石达的出发点是改善自己的生活。
然而,在他们跟随石达开离开后,他们不仅没有改善自己的生活,还不得不面对清朝精兵的围攻和拦截(石达开很有名,清朝派出去围剿他的人都是精英)。面对这种情况,有些人再次动摇。石达开每个地方都会有一些人逃跑,石达开没有做出有效的停止。
一路上,石达开的人越来越少。即使他一路上有补充部队,他也无法弥补新兵造成的战斗力损失。当他到达四川时,他已经走到了尽头。即使他以后能渡过大渡河,他也无法扭转局面。
[img]213765[/img]
综上所述,领导者优柔寡断、缺乏目标和根据地、农民革命局限性明显三个原因。即使石达开渡过大渡河,他也只能活一段时间。面对气势如虹的清军,他注定没有胜算。请
如果石达开成功渡河, 最后有成功的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