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东汉谋士逢纪的故事吗?
袁绍(?-202年6月28日),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商水县)人。元逢的儿子是东汉末年的诸侯。袁绍出身“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东汉末年,袁绍起家大将军(何进),历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参与指挥杀宦官。怒斥董卓,出任渤海太守,册封侯。元年(190年),袁绍担任关东联军首领,带兵讨伐董卓,自号车骑将军。此后,袁绍励精心征服,先后占领冀州、青州、并州、幽州地区,势力达到顶峰。建安五年(200年),发动官渡之战,战败曹操。
袁绍作为东汉末年实力最强的诸侯,自然是人才济济,如在武将中,张合、高览、颜良、文丑等人,曾是袁绍的部将。在谋士方面,袁绍的指挥下有许多谋士,如许攸、郁授、田丰、审配等。其中,袁绍手下的谋士也是本文所说的逢纪。东汉末年,此人帮助袁绍夺取冀州,却被袁绍之子杀害。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逢纪谋士。
@ 逢纪(?-202年,逢音páng,古“庞”字),字元图,南阳人。袁绍的部下谋臣,东汉末年。东汉末年,汉灵帝死后,将军何进欲除剑硕,亲信张津劝他选贤良为国除害,然后广征智谋之士逢纪、何晴、荀攸等。中平六年(189年),将军何进不接受陈琳和曹操的劝诫,召集董卓带领军队进入都城,并与袁绍谋合作。然而,事件曝光后,将军何进为中常侍张让等人杀人,并引发了东汉都城的内乱。何进被杀后,董卓趁机率领大军进入东汉都城洛阳,一度篡夺朝廷权力。
[img]212640[/img]
公元189年(中平六年),袁绍逃离董卓势力时,与逢纪、许游同行前往冀州。袁绍非常欣赏逢纪的智慧,并重用了它。袁绍第一次来到冀州,依靠冀州牧韩福提供粮食
《后汉书》记载:绍客逢纪谓绍说:“夫举大事,不是一个州,不能自立。今天的冀地区很强大,而韩福才华横溢,可以密切要求公孙赞将军南下。当他闻到它时,他会感到害怕。并派辩士为陈祸福,因为他的位置而被迫。”绍然之,益亲纪,即以书与赞。赞随后带兵,外托董卓,阴谋袭来。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袁绍在冀州寄人篱下,自然很不甘心。在此基础上,逢纪对袁绍说:“做大事业,不占一个州,站不住脚跟。现在冀州强大而充实,但韩馥可以平庸,可以暗中约公孙赞带领军队南下,韩馥得知后一定会害怕。与此同时,一位能言善辩的人被派去告诉韩馥祸福。韩馥被突如其来的事情逼迫,我们一定能借此机会占据他的位置。袁绍认为这是有道理的,更接近逢纪,然后写信给公孙赞。结果这个计划成功了,袁绍以反客为主,占领了冀州。
因此,很明显,袁绍在逢纪等谋士的帮助下夺取了冀州之地。对冀州来说,无疑是袁绍崛起的重要基础。袁绍在冀州的基础上,又占领了青州、并州、幽州等州郡,从而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公元199年(建安四年),袁绍消灭了公孙赞,挑选了10万名精卒,骑了1万匹精卒,为许都的进攻做准备。在袁绍势力壮大的过程中,曹操也消灭了袁术、吕布等诸侯,从而成为不可低估的势力。因此,袁绍与曹操的决战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袁绍和曹操之间,还需要一个胜利者来统治世界,结束东汉末年诸侯分离的局面。
[img]212641[/img]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袁绍在官渡战败,后悔当初不听田丰的计划。在官渡战争之前,田丰的顾问提出了更合理的建议。不幸的是,袁绍没有采纳任何建议。官渡战争结束后,田丰立即知道袁绍被打败后,取笑袁绍。值得注意的是,正是这句话促使袁绍杀死了田丰。
在这方面,在我看来,在东汉末年,虽然袁绍有一群一流的顾问,但这些顾问之间的内部消耗也非常严重。当然,这也是袁绍缺乏控制这些顾问的能力,无法将这些顾问团结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就纪律而言,虽然田峰直接被杀,但他与审判顾问有很好的关系。
在官渡之战中,审判的两个儿子被俘。孟岱对审判有诽谤。袁绍就此事征求了纪律意见。纪律回答说:“审判天性坚强坦率。每次你说什么和做什么,你都会钦佩古人的节操。你不会因为两个儿子在南方做不公正的事情而怀疑他。”袁绍说:“你不恨他吗?”纪律说:“过去,我们争论的是个人私事,但现在我们谈论的是世界大事。”
袁绍说:“太对了。”因此没有罢免审配。从此,审配与逢纪的关系更加融洽。
回到冀州后,袁绍一个接一个地平息了各地的叛乱。不久,袁绍死于建安七年(202年)夏五月二十八日(6月28日)。袁绍生前没有建立继承人,@ 袁绍去世后,他的几个儿子互相争斗。至于逢纪谋士,他在内耗中丧生。
[img]212642[/img]
@ 公元202年(建安七年),袁绍愤怒地死去。袁绍想以袁尚的美貌和后妻刘的爱为继承人,但没有正式表态。人们想以袁谭为长子为继承人,但他们在纪律和审判上与辛评、郭图和袁谭不和。在这种背景下,纪律和其他人害怕袁谭的即位,私下改变了袁绍的生命,并继承了袁尚的地位。
因此,这导致袁绍的长子袁谭无法继位,@ 袁谭自称车骑将军,屯黎阳。袁尚不给袁谭多兵,使逢纪随之。袁谭要求增加兵马,拒绝审判,一怒之下杀了逢纪。对此,在笔者看来,逢纪被杀,实在是冤枉了。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袁绍的长子袁谭未能继承袁绍的地位,正是逢纪、审配等人作梗。@ 现在他找借口杀逢纪,也许也是为了发泄内心的不满。
一般来说,正如孔融所说,庞纪是一位忠诚的大臣,也是一位有计划、懂主人心思的忠诚大臣。他利用自己的善良来抓住人心,这一点屡屡受益。在袁绍集团,作为一个外国派系,他除了享受袁绍的信任外,在各个方面都应该是弱者,但他没有像徐游那样叛变,投靠曹操,而是忠于袁绍的家人@ 尤其是袁绍去世后,逢纪依然在没有任何妥协和放弃的情况下,尽力抵抗曹操。这样,逢纪也可以称之为忠臣。
东汉谋士逢纪的结局是什么?为什么他会被袁绍的儿子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