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朱迪和李景隆吗?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朱棣可以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反叛成功的藩王。当然,他有自己的才华和伟大的因素,但我们不能忽视他的对手太草包了,尤其是李景龙。他只是把他的好兄弟朱云文的国家交给了朱棣。
[img]212446[/img]
李景龙是大明开国六公之一的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他成了曹国公。他从小就受到朱元璋的喜爱。因为他和朱云文是同龄人,他们很相似,所以朱云文登基后成为了他最喜欢的将军。
建文第一年,燕王朱迪以“清君侧”的名义出兵靖难。65岁的耿炳文作为唯一的开国将领,被朱允文任命为教练,指挥30万军队(实际上约13万军队)压制“小偷”。然而,耿炳文并不是朱迪的对手,所以他输了。初战失利引起了朱允文的注意。他接受了黄子成的建议,决定派心爱的李景龙和50万军队进攻北平。
李景隆带领50万军队向北平杀戮。本应坚守北平的朱迪听说李景隆是领军人物后,笑了。他甚至带领主力北上解围永平,让姚光孝帮助世子朱高炽守城。他根本没有注意到李景隆。
果然,李景龙真的很失望。50万军队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把北平城打下来。朱迪解开永平的围攻后,他还向北走去,向宁王“借”多颜三卫,回到北平,与北平守军内外进攻。50万军队瞬间崩溃,南军惨败。在此之前,朱迪的主力不超过3万,北平的守军估计只有1万,而且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经过这场战役,无数南军被朱迪收编,燕军逐渐强大。
[img]212447[/img]
李景隆惨败的消息传回南京。朝臣们要求杀李景隆以正军之心。朱云文不听,为他开罪。他们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李景隆没有足够的权力和力量。他们下令给予李景隆生杀权,并将军队增加到60万。整个山东、河南和河北的军队都被调遣了。
朱允炆想证明自己看人是对的,但事实又打脸了。在白沟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李景隆60万军队再次惨败。经过这场战争,朝廷对朱迪的军事优势化为乌有,双方都处于焦虑状态。战争开始时,朱允炆以全国的力量与朱迪的北平一城作战,轻松动员数百万军队碾压数万燕军。他以为自己能很快平息叛乱。两战后,李景隆彻底埋葬了好局面,揭开了朱允炆灭亡的序幕。
失败的李景龙一刻也不敢留下来,逃回了南京。朝廷上的群体情绪很愤怒,每个人都要求杀死李景龙。朱云文原谅了他。闭门在家的李景龙很害怕。有一天,朱云文无法承受大臣们的压力,他会要求自己的头。
[img]212448[/img]
建文四年后,燕军渡过长江,杀向南京,朱允文想借南京做最后的抵抗。南京的城墙是朱元璋建的,又高又宽,让人望而生畏。在南京的守卫军和徐慧祖的指挥下,守一年半绝对没有问题。当时世界勤王部队到了,朱迪自然不战而败。但朱允炆没想到的是,他的心腹爱竟然打开了金川门,迎燕军入城。朱允炆最后依赖的堡垒从内部被打破,只能绝望地在宫殿里自焚。
朱棣登基后,他没有忘记这位“伟大的英雄”。他仍然保留着曹国的公爵位,并加盖了王子和太师的称号,使他成为百官之首。然而,高官厚禄吸引了同事们的鄙视。朝廷上的大臣们羞于与他作战,甚至靖难英雄也羞于与他作战。
[img]212449[/img]
永乐两年后,周王弹劾了李景隆。朱迪利用这一趋势履行了他所有的职责,让他在家里闲着当国公爵。也许朱迪对这样的草包和叛徒并不羞耻。同年,大臣们弹劾了李景隆。朱迪命令夺取他的头衔并圈禁他。直到永乐死亡,他什么时候死的都没有清楚的记录。因此,像李景隆这样的“大人物”竟然是“未知的中风年”!多么讽刺啊。
作为朱允羲最信任的将军,李景隆是朱允羲 他是如何成为朱棣的功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