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王朝。南京建都初期,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共计276年,传十六帝。明初经过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国力强大。1449年,土木堡由盛转衰,红治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苏。明末,明朝不仅多次受到后金的攻击,还有李自成起义军需要平定。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明朝都城,崇祯皇帝自吊,明朝灭亡,正是在内忧外患下。
值得注意的是,明末,一位名将多次击败李自成等起义军。然而,这个人最终输给了李自成。他死不到半年,明朝就灭亡了!
一
@ 对这位名将来说,正是著名的孙传庭。孙传庭(1593~1643年),字伯雅,号白谷,代州振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名将。孙传庭一表人才,多有谋略,万历47年(1619年)中进士,首次授予永城知县。天启初年进入明朝都城任职,为官部验封主事,再升为稽勋郎,两年后因不满魏忠贤执掌大权,弃官回乡。明末,魏忠贤曾权倾朝野。当然,崇祯皇帝朱由检登基后,魏忠贤及其党羽走向灭亡。崇祯八年(1635年)秋,孙传庭出任验封郎中,后越升为顺天府(今北京市)府丞。
[img]211516[/img]
崇祯九年(1636年)三月,孙传庭自愿担任陕西巡抚,负责平定起义军。孙传庭在榆林建了一匹名叫秦军的兵马。这时,洪正在陕北与李自成作战。卢象升调任宣大总督后,起义军首领闯王高迎祥从湖广复出,来到陕西,想从汉中攻打西安。明末,有两个闯王,一个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李自成,一个是闯王高迎祥。
面对闯王高迎祥率领的军队,孙传庭率领秦军守卫,高迎祥无法征服,故意从子午谷进入,直接进入西安。孙传庭提前预料到了对方的行动,在子午谷的黑水峪等待工作。经过四天的激战,高英祥崩溃,被俘,被送往明朝都城处死,下属李自成继任闯王。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三国时期,魏延就曾有过子午谷奇谋,这是诸葛亮否认的。现在,从闯王高迎祥的案例来看,通过子午谷偷袭长安并不容易,也就是诸葛亮否认魏延子午谷的诡计,其实是正确的。
二
崇祯十年(1637年)初,马进忠等部再渡西进陕,进攻商州、洛南、蓝田等地。孙传庭率部和各路明军以优势兵力先后打击起义军圣世王、瓜背王、一翅飞、镇天王等部门,使关中以南地区趋于平定。崇祯十一年(1638年),孙传庭击退了马金忠、马光玉率领的宛洛之部,在潼关南原与洪承类重兵埋伏,使闯王李自成部几乎全军覆没。李自成只以18骑兵的身份离开。从这个角度来看,孙传庭可以说是明末起义军的克星。特别是对于两位闯王来说,孙传庭不仅俘获了闯王高迎祥,还让李自成几乎得到了同样的结局。
[img]211517[/img]
然而,就在孙传庭准备消灭李自成等势力的时候,由于清军此时攻入长城,崇祯皇帝急于调整洪承类和孙传庭回北京防御,李自成喘了口气。在我看来,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李自成进入都城。但后金(清朝)军队的长期牵制和威胁,也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正是两线作战的需要,导致了明朝士兵的疲惫,也让李自成卷土重来。
崇祯十二年(1639年),孙传庭上疏请见皇帝,但由于杨嗣昌的各种阻挠,他失败了。孙传庭心里怒不可遏,带病告别。但杨嗣昌还是不放手,说孙传庭称病是推托之举。崇祯皇帝怒不可遏,将孙传庭贬为平民后,将其囚禁起来判决。
三
崇祯十三年(1640年),李自成迁往河南。在孙传庭下狱的三年里,熊文灿和杨思昌在平定起义军的战争中连败。闯王李自成在河南打开了局面,支持了数十万士兵。因此,很明显,孙传庭在对抗李自成等起义军方面技术更高。对于其他明朝将领来说,他们不仅没有平定起义军,反而屡战屡败,这使得李自成的势力不断壮大。
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李自成第二次围开封时,崇祯皇帝从监狱里提取孙传庭,让他率领一支强队前往开封。不久形势发生了变化,李自成解围开封,俘虏王乔年,孙传庭改赴陕西。经过几个月的休息,孙传庭在陕西有了一点积蓄,崇祯皇帝不断催促孙传庭进军,孙传庭于10月带着新兵出征。当然,孙传庭虽然是新招募的士兵,但还是带着他们打败了起义军,这必须说是孙传庭指挥能力的重要体现。然而,当孙传庭军队清理战利品时,起义军的主力军杀死了一支回马枪。孙传庭无法抗拒,战败如山倒。孙传庭率领残疾士兵和失败者跑回陕西。
公元1643年9月14日,孙传庭和李自成在佳县激战。李自成的军队战败逃跑,孙传庭追赶,李自成本人几乎被抓获。后来,李自成逃到襄城,孙传庭也跟着他。在这个关键时刻,雨下了七天,城外露舍的士兵们痛苦不堪。由于道路泥泞,孙传庭军队的粮车难以移动,导致后勤问题。
[img]211518[/img]
四
@ 孙传庭别无选择,只能决定回师,这自然被李自成大军追击,于是双方爆发了一场大战。这场战争,李自成一方倾巢而出,一天一夜追了400多英里,明朝有4万多名士兵死亡,损失了数十万武器和行李。这是著名的汝州之战。在这方面,在许多历史学家看来,汝州之战和松锦战争是决定明朝命运的战略决战。在这两场战斗中,明军并非没有机会,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最终失败了。
1643年10月初,李自成攻克潼关,总兵白广恩、陈永福向李自成投降。李自成以十万军围攻孙传庭,孙传庭撤退渭南,10月初三,孙传庭战死,51岁。但崇祯皇帝认为他诈死潜逃,没有给予阴影。在我看来,崇祯皇帝的举动自然让明朝士兵更加冷漠,从而加快了明朝的灭亡进程。孙传庭阵亡后,起义军征服西安,乘胜宁夏、兰州、西宁、永昌、庄浪等地。起义军占领西安后,正式定国号为大顺。最后,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明朝首都首都时,崇祯皇帝朱由检一年三十四岁在煤山上吊自杀。综上所述,孙传庭战死战场不到半年,明朝就正式灭亡。
孙传庭:多次击败李自成等起义军,最终输给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