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千里挑一”。在崇尚“女人无才是德”的古代,女人的长相更为重要,在皇帝的后宫里,她们都是迷人的美女。丑女在皇帝的后宫里很少见。
[img]208324[/img]
但罕见并不意味着没有。钟无艳以德行见宠,贾南风以谋权见宠。这篇文章要讲的是左芬,她靠的是自己的真才实学。
左芬是西晋时期最好的女诗人之一。毫无疑问,如果一个女人想在那个时代取得这样的成就,左芬的导师是优秀的。她出生在一个学术家,她的兄弟是一位文学才华横溢的大作家左思。但俗话说,上帝为你打开了一扇窗户,所以他必须锁上你的门。左芬的父母给了他们两个优秀的兄弟姐妹,但他们没有给他们一个好的外表。
史料中对左芬的容貌含糊不清,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一两件小事中窥见一二。要知道在西晋,长得好看是多么重要。西晋有大量的“外貌协会者”。当时洛阳有一个名气四射的美男——潘安。我们都熟悉潘安的名字。据说每次上街,都会被“万人空巷”追捧。女人看到他都是为了梦想,男人看到他都是为了嫉妒。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左思。当时,他被认为是一个丑陋的男人,但他没有意识到。他甚至想效仿潘安,在街上炫耀。这吓坏了一大群人,尤其是那些大女孩和儿媳。当他们碰到他时,他们不得不绕道而行,甚至向左思吐痰。
作为一个母亲同胞的兄弟姐妹,左思已经丑到了如此“愤怒”的地步,左芬的“外表水平”自然没有好多少。此外,在那个男权时代,女性一生的追求是嫁给一个幸福的绅士,而来到左芬媒体的媒人一个接一个地撤退,没有别的原因,左芬真的有点破旧。
[img]208325[/img]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媒人这么搅和,整个临淄都传遍了左芬是个大丑女。太好了,更别说高门贵族了,连普通人都不愿意娶左芬。
左芬别无选择,只能成为一个“剩女”。她每天都在闺房里,无聊和沮丧,她只能把所有的经历都放在文学创作上。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左芬也很有才华,她的诗在临淄广泛传播,甚至传播到长安。如此惊人的才华与丑陋的外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使左芬的故事越来越神秘。
更具戏剧性的是,这件事最终传入了宫殿。晋武帝司马炎不禁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他决定亲自看看左边的人,并要求人们把左边的人传入宫殿。我真的不知道。当我看到它时,司马炎惊呆了:这个女人真的丑陋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司马炎没怎么想。当她准备调笑的时候,左右大臣都给出了建议:钟无艳当初也是一个有名的丑女,但她性格高尚,齐威王留下她鼓励自己。如果陛下能跟着齐威王,把左芬留在宫里,陛下一定能赢得美誉。司马炎欣然同意,立即决定封左芬为修仪。
左芬是个聪明人,她很清楚司马炎对自己的恩宠是有计划的,不是出于真诚。也许对其他女性来说,她们梦想着进入宫殿,过上富裕的生活,但这对左芬来说真的不是一件美丽的事情。左芬不适应阴谋丛生的宫廷。因为她的长相和性格,左芬没有像其他妃子那样不择手段的奉承。左芬在司马炎庞大而纷扰的后宫中,表现出与世无争的态度和清高的道德。在这个孤独的深宫里,她只能和沮丧的文人一样“寄身于书法,见于篇文”。
[img]208326[/img]
左锋心中的悲伤是无法缓解的。她只能通过写的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她以自我为基础,从宫廷生活的角度反映现实,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最深远的影响是《离思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左芬试图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独立人格的呼唤。在左芬的痛苦呼唤中,我们可以听到成千上万的宫廷妇女的悲伤和泪水反映了深宫的强烈悲伤。
在那个功利主义的男权时代,左芬是宫廷悲剧女性的代表,但这段悲剧的经历也让她成功了。她的作品揭示了女性对生命和精神的伤害,以及对独立人格的渴望,比文学史上其他渴望皇帝幸运的宫殿更多
廷怨妇诗更有情志。她没有一张美丽的脸,但她仍然凭借出众的才华在史书中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西晋女诗人左芬诠释了她的一生[美在骨不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