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金兵攻占北宋首都汴京(今开封),俘虏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北宋灭亡。
然而,由于各地的抗金运动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金人觉得统治宋人很麻烦。他们决定采取“以汉治汉”的政策,即找一个听话的汉人当皇帝,继续为他们统治宋朝。
经过反复讨论,金人最终决定让宋钦宗时期的宰相张邦昌成为傀儡皇帝。他也是当时的“主和派”之一。
[img]207833[/img]
三月初一,金国派人送任命书,让张邦昌当“大楚”皇帝取代赵氏宋朝。
张邦昌一听,他就不想当啊,毕竟这个傀儡皇帝不好当啊,一当,那就是留下了千古的骂名。张邦昌称病以示拒绝。
第二天,“金国文字来了,限三天立邦昌,否则下城屠杀,大家都震惊了。”(《大金国志·卷三十·楚国张邦昌》)
看,金人要求张邦昌在三天内就位,否则,就要屠城了,当时都城汴京的人们得知这个消息后,都非常害怕。
第三天,金人又来了,催促张邦昌立即登基。张邦昌仍然坚决拒绝,甚至拒绝自裁。但金人很生气,威胁说:如果你不知道如何举起皇帝,你会立即屠杀城市。
此时,汴京的人民和一些文武官员也不愿意。如果你张邦昌不再是皇帝,我们都会完成比赛并责骂:不要打扰我们。如果你不是皇帝,整个城市的人民将被金兵屠杀!
看到这一幕,张邦昌也无奈地说:“相公城外不死,今欲死,涂炭一城邪?”(《大金国志·卷三十·楚国张邦昌录》)
最后,张邦昌成了傀儡皇帝。在登基仪式上,张邦昌一直在哭泣,但他终究被动地成为了“大楚”皇帝。
[img]207834[/img]
虽然当了皇帝,但张邦昌的行为非常低调。他不允许官员称他为“陛下”,也不自称“我”。公书也是“手书”,而不是“圣旨”。
4月初一,金兵在掠夺了大量金银财宝后,开始撤退,带走了宋徽宗、宋钦宗、后妃、皇室、王公大臣等3000多人一起北行。
当天,张邦昌穿着素衣,带着官员告别宋徽宗和宋钦宗,哭了起来。“二帝北迁,邦昌率百官离开南薰门,大家都哭了,有仆人。”(宋史张邦昌传)
金人一走,张邦昌就立刻解散了自己的伪朝廷,算下来,他只当了33天的“大楚”皇帝。
随后,张邦昌立即还政于当时宋朝唯一的法定继承人康王赵构。由于赵构当时离得很远,他邀请了前宋哲宗废后孟皇后出来听政。
五月,赵构在商丘正式登基称帝,是南宋第一位皇帝宋高宗。
得知赵构称帝后,张邦昌立即赶到商丘,见宋高宗后,“伏地哀悼请死,王抚慰之。”
去年,赵构和张邦昌一起出使了金营,这也是一种共患难的友谊。他可能明白自己的困难,没有责骂他,安慰他,并任命张邦昌为太保。
宋高宗虽然原谅了张邦昌,但宋高宗使用的抗金主战派代表李纲又不愿意了,他强烈要求处理张邦昌。
今年6月,宋高宗抵挡不住压力,将张邦昌流放到长沙。结果,金人得知张邦昌被废除后,又有了攻打南宋的借口。
面对这一幕,南宋军民更加强烈地要求宋高宗处死张邦昌。9月,宋高宗下令杀害张邦昌。
当傀儡皇帝成为张邦昌无法抹去的污点。当时,张家也公开宣布将张邦昌从张家谱中逐出,宋史也将他列为“叛徒名单”第一。
据说张邦昌不得不在金人胁迫屠杀城市的情况下这样做,他一点也不喜欢“大楚”皇帝的皇位。他最多只是一个主和派,但他确实失去了正直。如何评价张邦昌?
北宋末年宰相张邦昌:被迫当傀儡皇帝,结局惨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