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鞅为国家献身,为什么最后面临车刑?

商鞅是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人物,但对这个人的看法却褒贬不一,与商鞅相关的话题从未停止过。历史上有批评商鞅的人物,比如《史记》中的司马迁,曾经在《史记》中写过,商鞅这个人很刻薄。还有一些人对他评价很积极,比如梁启超曾经说过,商鞅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和管仲、诸葛亮一样有名。商鞅对秦国的贡献是巨大的,他通过实施变法,使秦国从一个普通国家变成了一个超级强国。例如,在政治方面,商鞅提出了户籍、土地、行政、税收等领域的改革和改进。这些做法取得了显著成效,无形中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特别是在法律方面。商鞅提倡严惩,这使整个国家非常安全。在军事上,他制定了20级军功爵制度,让每个人都有晋升的希望,极大地鼓舞了士兵的士气,提升了秦国的军事力量。在经济方面,商鞅没有本末倒置,但仍然重视国家基础农业的发展,在稳定中一步步前进。在人才方面,随着秦国国力的增强,全世界的人才开始向秦国聚集,大量的人才投奔,使秦国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但就是这样一个为国家献身的人,最后面对的是车刑。背后发生了什么故事?经过分析,大概有以下几点:

商鞅为国家献身,为什么最后面临车刑?

一、刑罚过重,过于刻薄

虽然商鞅变法提出的法律制度大大加强了秦国的法律约束力,但他制定的刑法本身过于阴毒,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些刑法的设定过于令人毛骨悚然,如肉刑、抽肋、车刑等,听名字都有点吃不下饭。虽然这些刑法可以给人们足够的威慑力,但其刑法本身过于血腥和残忍,违反了人道主义。二是处罚太重,明明有点小错却要受这么重的惩罚,刑罚已经脱离了原来的意义,更多的是威胁别人。第三,商鞅建立了连续坐着的方法,特别提出即使是最亲密的夫妻和亲戚也不能互相庇护。如果对方犯了罪,他必须立即向当地行政部门披露。如果他不积极披露,他将一起受刑。单靠恐吓是得不到民心的,这样的法律实施后,人们自然对商鞅没有什么好印象。没有人民的支持,最终没有好的结局。商鞅逃跑时,想住在人民家里。结果,他一报名就被别人驱逐了。由此可见,商鞅自食其果,最终死于自己发明的刑罚。

二、变法成了有些人的绊脚石

自古以来,所有的变法都有支持和反对的人,商鞅的变法损害了许多贵族的利益。他实施的两项政策都伤害了权贵的利益。第一,励军功令调整了财富分配制度,从原来的权利继承改为按功行奖励,极大地损害了老牌权贵的利益。做出贡献的贵族仍然可以享受他们的荣耀和财富,但没有贡献的人,他们的权利将被他人剥夺,这直接动摇了他们的基础。二是让立下军功的新贵族势力迅速崛起,导致新旧贵族势力相互竞争。这使得那些老贵族难以接受,在他们看来,这是对自己身份的亵渎。正是这些点,让商鞅成为他们眼中的刺,想拔后快,等秦孝公一死,他们就开始采取行动。此外,商鞅还惹了一个惹不起的人——王子。早年王子还很小,不懂事的他被利用,教唆杀人,商鞅刚刚立法,敲山震虎,将王子严惩,以示天下。但考虑到王子太小,他的两位老师被判刑,其中一位老师嬴虔甚至被割掉了鼻子。王子虽然年轻,但也记仇,最后以此为由,让商鞅死在自己手里。

商鞅为国家献身,为什么最后面临车刑?

三、成为受害者

对秦国商鞅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逐渐出现了许多弊端。以人民为例。人民对他深感怨恨。此外,当秦孝公死时,秦国的实力非常强大,不需要商鞅,所以商鞅没有生存的价值。是时候给那些在变法中损害利益的人一个安抚人心的说法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杀掉商鞅,这样才能安抚大家。商鞅只是政治恐惧的受害者。

四、商鞅太傲慢了

经过十年的变法,他在秦国拥有绝对的权力,几乎仅次于秦孝公。自然,他开始变得傲慢。当时他把很多人聚在一起,让大家评价他的伟大成就。他将自己与百里奚进行了比较,并询问了赵良的看法,赵良委婉地攻击了他暴力治国的错误方法。后来劝商鞅早日解甲归田,他积怨太深,可能晚年不保,商鞅不同意。他认为秦国现在拥有如此强大的国力全是他的功劳,他的出行特别高调,随时都是数百人的护卫队。他这样招摇市场,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商鞅为国家献身,为什么最后面临车刑?

五、掠夺财富

变法有效地进行了,给他带来了很多财富。封地数百里,城市十五座。地理位置优越,具有战略意义。这些城市是国家的命脉,统治者自然要亲自控制,没收充公也是那些钱的好选择。皇帝在历史上不都这么做吗?不幸的是,商鞅太傲慢了,不仅死无全尸,还失去了财宝。商鞅是一位改革家。商鞅变法积极有效。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其理念超越了那个时代,行之有效。是他使秦国能够统一六国,使历史快速发展,使秦国各方面都得到完善。

以上是商鞅被处死的几个原因。朋友们怎么看?


商鞅为国家献身,为什么最后面临车刑?商鞅为国家献身,为什么最后面临车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