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政权著名军事家徐盛作为孙权手下的虎将,得到了孙权的极大信任。他年轻时曾带领军队击败黄祖,因此战功累累被提升为中郎将。他曾经在苦苦挣扎。即使他受了重伤,他也永远不会退出战场,展示一个士兵应该具备的素质。刘备攻打吴国时,徐盛也跟着丞相鲁迅,夺取了蜀汉军队多地的军营。曹休攻打吴国时,在形势极其不利的情况下,以多对少成功抵抗敌人的侵略。凭借战功,他先后晋升为建武将军、安东将军等官职。
[img]207726[/img]
后来曹丕继位后,他又卷土重来,大举攻击东吴。在徐盛的建议下,孙权在郊区修建了一堵城墙,曹丕害怕撤退。对于虎将徐盛来说,孙权非常欣赏他,甚至称他为壮汉。三国时期,只有张辽和徐盛获得了这一荣誉。他还被陈寿誉为“江表虎臣”。他还称赞:所有这些将军都是江表虎臣,孙氏对他很好。
以少胜多,首露锋芒
徐盛出生于东汉末年,整个世界都很混乱。他年轻时也遭遇了灾难,所以他逃到吴县,以武力而闻名。这时,孙策碰巧去世了。他的弟弟孙权继承了他的地位。听到徐盛的名字后,他强烈邀请他担任其他司马,主要负责领导约500人驻扎在柴桑。事实上,他仍然是柴桑县令,全权负责驻扎在这里抵御黄祖的入侵。
[img]207727[/img]
黄祖的儿子黄射也曾带领数千人的军队南下攻打,想打败徐盛。但徐盛却以不到200人的士兵奋力抵抗,最终射杀了数千名黄射军队。看到大局已定,他主动开门正面交锋,黄射被击败后立即逃跑,再也不敢侵犯徐盛。就这样,徐盛以200人的军队击败了数千名敌人,赢得了少胜多的胜利,因此受到了士兵们的尊重。后来,他被孙权加封,成为校尉,他镇压安徽山贼有功,徐盛被加封为中郎将。
勇敢善战,权大壮之
公元215年,东吴军队进攻合肥,军队到达前线后不久,就在合肥外安营扎寨。第二天,天亮时,曹魏将领张辽率领800多人打开城门,向东吴军队发起突然袭击。由于没有准备,东吴军队遭受了重大损失,许多将军失去了生命,徐盛也受伤,失去了武器。为了争取一线生存的机会,东吴部队陆续逃兵。
[img]207728[/img]
看到情况越来越好,张辽决定追求胜利,一直打着东吴中国军队的旗号。然后在这个时候,东吴的后续部队从后面来营救,一些将军立即杀死了两名逃兵,使那些继续逃跑的士兵受到威慑,都立即回到敌人,将军已经找到了徐盛的武器并归还给了徐盛。
公元217年,曹操出兵,徐盛也跟着孙权和他一起攻击敌人。当时,魏军想转而攻打横江,因为他很久没有征服它了。徐盛还与其他将军作战。但我不想突然遇到风。吴军损失惨重。没有人敢进攻。只有徐盛带领军队上岸杀死敌人。孙权得知后非常重视徐盛。历史上有“权力强大”!
令人惊叹的是,击败曹丕
公元224年,曹丕继位。为了尽快实现伟大的事业,他率领军队南征,想渡过长江,征服东吴 看到这种情况,徐盛建议在建业郊区修建城墙,在周围100英里内修建围栏,设置稻草人,在河上设置浮船。其他将军认为这毫无意义,但徐盛强烈同意,孙权也听从了他的建议,百里伪长城一夜之间建成。
[img]207729[/img]
当曹丕的军队到达时,他害怕地看着绵延数百英里的围栏。此外,曹丕乘坐的龙舟遭到海浪袭击,船体几乎破裂 无奈之下,曹丕不得不宣布退役,以减少损失。就这样,徐盛可以说抵制了敌人的侵略,赢得了大家的钦佩。
《徐州先贤赞》中有关于徐盛的记载,文章这样描述他:“以诚信,勇气闻闻。魏王出必须,孙权每选战士,盛常在前。作为一名将军,徐盛从未忘记自己的工作,始终坚守在战斗的第一线。他不喜欢朝廷上的阴谋,官场上的官员打架,只想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保护国家做出贡献。每次外敌来犯,徐盛也会自愿踏上战场与敌人作斗争。对他这种无畏的精神来说,确实值得后世每一位将领学习。
徐盛:东吴著名军事家,始终坚守战斗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