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桓温为什么要北伐三次?最终结果是什么?

男人,要么流芳百世,要么臭了几千年。这是东晋著名权臣桓温经常说的话。能说这样话的人一定是不拘世俗眼光的人

历史上对桓温的评价也各不相同。有人说他是民族英雄,受到文化人士的高度赞扬。著名历史学家王夫之和黄宗羲对他评价很高,说他“英略过人”、"匡扶华夏第一人"

然而,在大多数历史学家中,尤其是那些有忠诚观念的儒家思想,对他的评价只有两个词:奸臣。然而,他是奸臣,但他是为数不多的北伐人之一

桓温是江南四大家族之一。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将军,出生起点很高。然而,不幸的是,这个年轻人失去了父亲。16岁时,“苏军混乱”发生,他的父亲死于战争。但正是因为如此,桓温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为了安抚桓家,东晋皇室嫁给了他的女儿安康公主。桓温成了女婿。再加上家族和忠臣之子的身份,桓温是一条康庄大道

[img]207540[/img]

23岁时,桓温被任命为琅琊内使,后来担任徐州刺史,正式进入官场。在他的努力下,没有人敢打扰原本战争频繁的徐州,慢慢稳定下来

后来,他被任命为荆州刺史,总领导东晋重要边镇荆州的民事和军事权力。今年,他34岁,正值壮年。桓温也在荆州刺史上发现了成汉政权对东晋的威胁

次年公元347年,开始了平定成汉政权的战役。桓温带头,勇敢冲锋,击败成汉,重新收复四川

收复四川对东晋意义重大。南方的中国汉地基本连成一片,四川成为东晋抗击北方政权稳定的后方

然而,桓温不仅对此感到满意,而且他的男人也是流芳百世。他想建立无与伦比的成就。对于当时的东晋王朝来说,只有一个无与伦比的成就可以算是:北伐复山河

这确实是桓温心中的梦想。然而,这个梦想与当时的许多利益相关者站在了对立面,尤其是那些家庭,包括桓温自己的家庭

然而,桓温从未放弃任何困难和危险。公元354年,桓温发动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次北伐。主要攻击对象是盘踞关中平原的前秦政权,是中原政权中最强的。

北方人对东晋有感情。他们听说东晋军队来了,主动迎接他们。此外,桓温还考虑了所有可能的事情,包括陆路进攻、水上军队和骑兵进攻。进展非常顺利

然而,材料供应存在问题。战线拉长,粮草行李必须跟上。东晋政治大臣王燕是反对北伐的人,自然会各方面拖延材料。最终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徒劳的班主任回到了朝鲜

[img]207541[/img]

虽然北伐第一次失败,但他在战斗中击败了敌人,赢得了荣耀。这样的胜利给了全心全意收复山川的人们信心

第一次北伐失败两年后,桓温卷土重来,再次北伐, 这一次,他打了一场大胜仗,收复了东晋故都洛阳。但与此同时,他提出了冒犯东晋所有士族的建议,迁都洛阳

这一举动本该是英雄,却遭到全国反对。这次北伐结束后,桓温沉默了13年,才发动了第三次北伐

这时,桓温年近花甲,意图用5万大军攻打前燕政权。桓温明白这是背水一战。能不能收复山河,只看这次

桓温带领军队对前燕发动猛攻,击败前燕边防部队,首都叶城就在桓温前面。这时,桓温也面临着弹尽粮绝的问题

要么见好就收,要么班师回朝,桓温开始犹豫。他既不想退缩,也不敢贸然进攻。最后,他选择在金乡屯兵观望形势,等待粮草。

前燕趁此机会猛攻,带队的是名将慕容垂,他没有和桓温正面交锋,而是绕道河南,阻断了桓温的退路

在这场战争中,桓温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惨败,比以往任何一次北伐都要惨败。他带来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他的荣耀和战功也在这一次赔光。

三次北伐都没有成功,桓温想要的流芳百世自然就没有机会了,那就是遗臭万年吧。桓温有篡位的计划

然而,桓温犹豫不决。他没有完全废除东晋皇室,改朝换代,而是另立晋简安帝。他驻扎在姑苏,遥控首都

[img]207542[/img]

公元372年,晋简安帝病逝,机会再次摆在桓温面前。这一次,他准备孤注一掷。但此时他病得很重,谢安故意在登基仪式上拖延

桓温病重,在建康呆了14天后回到姑苏。在最后一步,他没有上去,所以他死了

桓温这一生,一开始就想成功立业,成为一个不朽的名字。然而,三次北伐都失败了,尤其是最后一次,损失惨重。流芳百世没有机会

篡位夺权最终还是落后,但未能成功。虽然后人有贬损的人,但几千年都没有臭味。大丈夫出生后,桓温最终没能成为他想成为的那种人


桓温为什么要北伐三次?最终结果是什么?为什么桓温要北伐三次?最终结果如何?

,,,,,,

  • 王国宝简介 晋朝中书令王坦第三子王国宝的生命
  • 王国宝(?-三九七年),字国宝,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中书令王坦之的第三个儿子,太保谢安之婿了。司马道子与会稽王相善,...

  • 刘聪简介 十六国时期,汉朝国君昭武皇帝刘聪生平
  • 刘聪(?-318年8月31日,字玄明,新兴匈奴人(今山西忻州市)。十六国时期,汉国(后改名赵,史称前赵)国君。汉光文帝刘渊第四...

  • 张轨简介 晋武帝时期任凉州牧的张轨生平
  • 张轨(255年-314年),字,安定乌氏人。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七世孙。晋朝时任凉州牧,是前凉政权的实质性建立者。张傲和张茂都...

  • 王戎简介 西晋时期名人[竹林七贤]王戎的生活
  • 王戎(234-305年),字俊冲。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王荣出身魏晋高门琅琊王氏...

  • 山涛简介 西晋名人[竹林七贤]山涛生平
  • 山涛(205-283年),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五指西)人。西晋时期的名人、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 早逝,贫穷的家庭。好老庄...

  • 余喜介绍了东晋天文学家宣夜的继承余喜的生活
  • 余喜(281-356年),字仲宁,余姚人。博学好古,尤喜天文历算。郡守诸葛恢巡视余姚,任功曹。晋永嘉元年(307年)被征为博士;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