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高统治者,古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掌握着全国人民的生死权力,地位高贵,所以周围有无数的女性。这些女人大多为为为皇帝服务而自豪,这就是为什么古代女人想要进入宫殿,她们都有阴谋,不断地争夺宠物。
他们知道,只要他们得到皇帝的青睐,他们不仅会享受他们无尽的荣耀和财富,还会享受他们的家庭。但并不是每个女人都是这样,就像明朝女人今天说的,违反了圣旨,拒绝成为女王,最后跑去做一个尼姑。
[img]207522[/img]
这个人叫徐妙金,是大明朝开国第一英雄徐达的三个女儿。她天生丽质,从小端庄贤惠,不善言笑。她是一个标准的“冷美人”,拒绝了许多有权势的儿子和兄弟的婚姻。
大姐是明成祖朱迪的结发妻子徐,徐皇后。1362年出生,洪武九年(1376年)为燕王妃。永乐五年(1407年)去世。
二姐是代王朱桂的公主。洪武在24年(1391年)被封存,洪武在26年(1393年)生下了第一个儿子朱逊。二姐因虐待丈夫朱桂身边的两个侍女被朱桂生气,然后把母子赶到外舍。
当时,徐达跟随朱元璋东征西讨,多次取得奇功。明朝成立后,他成为明朝开国的第一英雄。朱元璋听说徐达长的女儿贞洁安静,非常喜欢读书,所以他打算和徐达结婚。
有一天,徐达召说:“我和你是布衣之交,多次出生入死,共患难。自古以来,君臣们就成了婚姻。你有这么好的女儿。我想把我的儿子朱迪和她搭配。你愿意吗?”徐达听了,立刻磕头。
《明史·本纪》有载:成祖仁孝皇后徐氏,中山王达长女。年轻安静,好读书,被称为女生。太祖听后贤惠,召达称:“我和清,布衣交也。古君臣相契,率为婚姻。清有令女,其配我子迪。”达顿首谢。
于是他们结婚了,朱迪和徐也相爱了。朱元璋死后,建文皇帝朱允文继位,采取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迪,还想调走他的军队。后来,朱迪发动了“靖难之战”,开始攻打建文皇帝。胜利后,他在南京被称为皇帝,历史上被称为“明成祖”。徐妙金姐姐被封为皇后,历史上被称为“徐皇后”。
[img]207523[/img]
永乐五年,徐皇后去世。明成祖朱迪悲痛交加,为她举行大斋,接受群臣祭祀。
虽然朱迪和徐皇后关系很好,但后宫一天也不能失控。听说徐皇后的三姐徐妙锦贤惠美丽,她想接进皇宫当皇后,于是命令大使和刘尚女官去宣旨,徐妙锦28岁。
徐妙金听说明成祖朱迪派人宣誓要迎她入宫,于是假装生病,闭门不见,但直接拒绝并不容易。毕竟当时皇帝是朱迪,如果公开抗议,肯定会给家人带来麻烦。
徐妙金欺骗君主,不想进宫当皇后。这是当时的一场战斗。她面对的是建文皇帝朱允文。在她心目中,朱迪的王位来历不正,是谋反所得。更何况朱迪是姐姐的丈夫,是自己的姐夫,不想当皇后。
为了怕连累别人,影响无辜,她还给明成祖朱迪写了一封《告永乐帝书》。
信中有人写道:“伏思陛下以万乘之尊,勤劳勤劳,求幸福身心。幸运的是,有台阁的大臣,袍子和湖都是颠簸的;里面有六宫的妃子,像云一样粉红色。但是,臣女一弱,就不足以辅助万岁,美德也不足以母仪天下。
得失不利于陛下,但实际上违背了臣女的素质。臣女所未愿的人,原谅陛下,未必强愿。臣女愿意为世外闲人,不想繁华。陛下还记得前经面奏。尤其幸运的是,傅乞陛下俯允所求,乞求从此以臣女为念。”
女官回宫复活后,徐妙金干脆剃了头发,守了一辈子,从早到晚看着虚空的佛教,没有一天懈怠。朱迪得知后,一方面是因为徐妙金是明朝开国第一英雄徐达的女儿,另一方面是徐皇后的妹妹,不再勉强。从此,她虚设中宫,不再成立皇后。
[img]207524[/img]
朱迪在位17年后,确实没有再立皇后。大部分还在等徐妙锦回心转意,当然也可能没有合适的人选。
后来,明成祖朱迪去世,明仁宗继位,徐妙金继续留着长发。当时,明仁宗的张皇后早就听说了徐妙金的故事,非常钦佩她,所以她要求明仁宗宣布她进入宫殿。见到徐妙金后,她觉得自己优雅、谦虚、优雅,比普通人更好,所以宫殿上下都非常尊重徐妙金。
徐妙锦因病去世,正统五年,即1440年,时年61岁。
清代刘声木对徐妙金的评价,我觉得很中肯:徐中山三女知君臣之义,明顺逆之理。作为一个软弱的女人,她没有前途。她宁愿牺牲后位,自愿为尼,以安淡泊,因为她被视为薄视为祖先。他的知识高于靖难诸臣,永远是一个人!
为什么徐妙锦拒绝当皇后?朱迪不设皇后地位和她有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