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襄王是如何登上王位的,
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56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朝代。西周灭亡后,诸侯拥立了原本被废除的太子宜臼为王,历史上称为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历史上称为东周。周平王东迁后,管辖范围大幅下降,形成小国,春秋时期有140多个诸侯国。诸侯相互攻击并合并,周王室不能承担天子的责任,经常向一些强大的诸侯求助。
[img]207271[/img]
其中,周襄王为了保住王位,不得不向春秋霸主晋文公求助。在晋文公帮助他保住王位后,周襄王别无选择,只能割让城市来安抚晋国。因此,很明显,周襄王时期的周天子已经无法承担天子的责任,甚至需要依靠齐国、晋国等大国。在此基础上,春秋霸主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周天子,成为东周灭亡的最终原因之一。
一
具体来说,周襄王()―前620年,姬姓,名郑,周惠王之子,东周君主,前651年―前619年在位。25年(前652年),姬郑的父亲周慧王去世,姬郑继位为周襄王。值得注意的是,没有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的帮助,周襄王能够成功继承王位。
对于周襄王的父亲周惠王来说,虽然姬郑(周襄王)是他去世前的王子,但周惠王和王后也非常喜欢姬郑的弟子。就像曹操虽然把曹丕列为王子,但曹植仍然是他最喜欢的儿子。因此,对姬郑来说,自然害怕带,担心他篡夺王位。公元前652年,周惠王去世,王子郑怕子带发难,所以秘不发丧,暗中寻求齐桓公的支持。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宋、卫、许、鲁、曹、陈等会盟桃(今山东胡城西南),使王子郑继为王,即周襄王。因此,在齐桓公等诸侯的见证下,姬郑正式登上了周天子的宝座。而且,这无疑有助于巩固周襄王的地位。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周襄王实力不足的重要体现,即他甚至不能保证自己的王位,需要诸侯霸主的支持才能登上王位。
公元前651年的诸侯会盟,也是齐桓公最后一次主持诸侯会盟。为了感谢齐桓公的支持,周襄王特意派周公宰孔参加会议,并将周天子祭祖的肉给齐桓公。他还声明齐桓公不必感谢他的敬礼,以表达他对齐桓公霸主地位的认可。这次会议的历史被称为“桂丘之盟”,它使齐桓公的声誉达到了顶峰。齐桓公死后,他的五个儿子争夺国君的权力,内乱不堪,国力削弱,使齐国失去霸主地位。
二
[img]207272[/img]
尽管齐桓公帮助周襄王顺利继承王位,但对周襄王的弟子们来说,显然不甘心认输。公元前649年,子带召集成周附近的诸戎族进攻成周,焚毁王城东门。在周襄王的迎击下,子带出奔向齐国。公元前638年,周医生富辰劝周襄王召子带回周,以免丢王室面子。子带遂应召复归成周。公元前636年,子带联合军狄大军攻周,大败周军。周襄王逃离郑国(今河南襄城南),并对鲁、晋、秦等国提出诉讼。
因此,很明显,周襄王本人无法平定子带之乱,只能指望周边诸侯国自救。对此,即位不久的晋文公重耳打着秦王的旗号,在公元前635年出兵攻克王子带当时所在的温邑,活捉王子带,然后迎姬郑回都城,将王子带到都城处死,平息内乱。在我看来,如果晋文公重耳没有及时出手,周襄王的王位可能会被被子带篡夺。@ 平定这场内乱后,晋文公重耳也不能空手而归,只想向周襄王要封赏。
三
对晋文公重耳而言,一开始想要周天子给自己隧道的待遇,隧道,指墓道。郑注说:「礼物,只有天子埋有隧道。」
也就是说,只有天子的墓才能有墓道。因此,晋文公的这一请求,显然过于侵犯,这被周襄王拒绝了。但是晋文公毕竟有功,以后还要靠他。而且,在今天的四大大国中(晋秦齐楚),只有晋国才是同姓诸侯。依靠他们总比依靠别国好,即使肉在锅里腐烂,所以周襄王叹了口气说:“寡人虽然不能给叔叔隧葬,但可以给你南阳属于阳樊、温、原、保茅等四邑的土地。”
在此基础上,晋文公只能接受周襄王给予的土地。值得注意的是,南阳和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不是同一个地方,而是指太行山以南的黄河以北。这可能是晋南通往豫北的这样一条狭长通道。晋国得到南阳,相当于从山西进入中原河南的立足点,这有助于晋文公统治中原。
四
@ 将土地割让给晋国后,周朝的土地只剩下方圆100多里的弹丸。这自然导致周王室变弱。然而,周襄王别无选择。毕竟,他的王位是由晋文公保留的,晋国的领土仍然靠近周王室。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img]207273[/img]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率领大军在城濮(今河南省濮阳县)战役中击败楚军。城濮战争结束后,晋文公将1000名楚军俘虏和100辆俘虏的战车献给了姬郑。姬郑赠送了100个红弓和1000个黑弓,并承诺晋文公可以征服其他诸侯。因此,这意味着在齐桓公之后,晋文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二大霸主,并获得了周天子的封存和认可。
同年冬天,晋文公在郑国践土(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大会诸侯;为了增加他的威望,更派人暗示周襄王应该去参加会议。周襄王觉得唐堂周天子竟然落到了只有诸侯之命的地步,很尴尬,但他又吓到了晋国的威力,不得不去。后来孔子写《春秋》的时候,把这件事写成了“天子在河阳狩猎”,以维护周天子的脸。然而,无论如何,此时的周襄王已经和东汉末年的汉献帝刘协差不多了,也就是说,他们都被诸侯绑架了。
晋文公去世后,秦穆公被尊为西戎的霸主。击败西戎后,秦国扩大了1000多英里。于是,周襄王派使者送铜鼓12面表示祝贺,即正式承认秦穆公的霸主地位。周襄王32年(前620年),姬郑去世,并死于襄王。姬郑死后,他的儿子姬仁臣继位为周顷王。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周襄王是如何登上王位的?继位背后的交易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