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205533[/img]
为了妥善安置吴三桂、尚之信、耿精忠的兵马,康熙焦急的朝臣们赶紧计算,为他们准备了足够的纠缠和土地规划,为了安抚和稳定三位藩王及其下属,几乎妥善安排了所有后续事宜。在康熙看来,这是清朝版的“酒释兵权”。然而,康熙削减三藩兵权的成本远远超过了北宋的赵匡胤。也可以看出,康熙对吴三桂等三位藩王的尊重也充满了和平解决双方矛盾的诚意。
[img]205534[/img]
当吴三桂在山海关投降清朝时,他发誓要杀死代表顺治皇帝的摄政王多尔根。如果吴三桂没有叛乱,即使他被撤回,他仍然可以以一个好的结局结束。定南王孔,也是四大外姓藩王,死于桂林后,被破格埋葬,被追溯为武壮。女儿也被孝庄太后收为义女;拒绝参与叛乱的老平南王尚之信死后,康熙亲自上了死后的头衔。所有这些都表明,满清对三藩的态度,在拉藩时并不恶意,至少对吴三桂等三位功臣藩王,并不恶意。
[img]205535[/img]
康熙很贴心,为了避免吴三桂犹豫不决,杀了吴应熊,坚定了吴三桂造反的决心。一方面,吴世蕃是清廷的女婿,另一方面,他的性格相对懦弱。他的人生理想是成为清廷的太平王子和好奴隶。@ 这个人死得最委屈。康熙的削藩证明了吴三桂的预测。不幸的是,此时吴三桂再次反抗,已经等同于用自己的力量与整个清朝作战。结果,也可想而知。就这样,吴三桂成了悲剧人物。
如果吴三桂没有造反, 康熙会让吴三桂善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