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晋文公上位后有什么作为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历史上,“春秋五霸”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和越王勾践。但不管怎样,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都是其中之一。就晋文公而言。晋文公是公子,谦虚好学,善于与有才华的人交朋友。李姬之乱被迫在外19年流亡,公元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到晋怀公。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楚军,召集齐、宋等国在践土会盟,成为春秋五霸中的第二霸主,开创了晋国百年霸权。
因此,很明显,晋文公登上晋国君主宝座后,仅用了四年时间,就称霸了中原。的确,我们不能忽视晋文公的能力。然而,不得不说,在晋文公之前,君主晋献公为晋国霸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尽管晋献公杀害晋国宗室,宠爱李姬的行为,确实对晋国产生了负面影响。但总的来说,晋献公对晋国的贡献可以说是大于过。晋献公在位时,消灭了10多个国家,这无疑为晋文公的称霸铺平了道路。
一
@ 晋献公(? -
前651年),姬姓晋,名诡诸,晋国曲沃(今山西省闻喜县)人,晋武公之子,春秋时期晋国第19任君主,在位26年。公元前677年(晋武公39年),晋武公去世,诡诸继位,为晋献公。晋武公在晋献公之前,刚刚完成了曲沃代翼,这是晋国小宗取代大宗的历史事件。在我看来,这也成了春秋礼崩乐坏的开始,意味着周朝宗法制度和分封制度的崩溃。
[img]205846[/img]
公元前67年(晋献公五年),晋献公攻打李蓉,得到了李姬和姐姐的青睐。晋献公非常喜欢他们的姐妹。公元前669年(献公八年),晋国大夫江江原晋晋晋晋晋晋晋晋说:“公众人数众多。如果你不杀他们,就会有麻烦。”于是晋公派人杀了所有原晋公子,建都命名为“”,开始以“”为都城。
对此,在笔者看来,晋献公对晋国宗室的杀戮,导致晋国出现了“晋无公族”的局面。在此基础上,晋国的卿大夫家族日益壮大,甚至三家分晋。当然,从短期来看,晋献公的举动稳定了晋国内部,调动了晋国卿医生家庭的积极性,使晋国形成了人才百花齐放的局面。换句话说,晋文公称霸时任用的许多人才都是晋献公时期培养出来的。
二
公元前666年(晋献公11年,《史记》12年或13年),李姬受到宠爱,想把儿子当王子,于是派人劝说晋献公疏远王子沈、重耳、夷武等人。晋献公说,于是让王子住在曲沃,重耳住在蒲地,夷吾住在屈地。其他公子也住在边境,只有丽姬和妹妹的儿子在江城。不得不说,晋献公的举动自然为晋国未来的内乱埋下了伏笔。
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十六年),晋献公扩大了晋国的兵力,先后摧毁了霍国、魏国和耿国。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魏国和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不是同一个诸侯国。公元前656年(晋献公二十一年),在李姬的陷害下,王子申终于自杀了。王子申生死后,重耳、夷吾去朝中,有人对李姬说:“这两个公子都怨恨你进诽谤杀死王子。李姬害怕,又诽谤了晋献公的两个公子。
[img]205847[/img]
听到这个消息后,两个公子自然感到害怕。于是,重耳逃到蒲邑,夷武逃到屈邑,根据屈邑亲自准备。公元前655年(晋献公二十二年),晋献公怒不可遏,两个儿子不辞而别,认为他们有谋反的意思,于是派兵讨伐蒲邑。在此背景下,重耳公子只能逃出晋国。
三
重耳逃到翟国后,晋献公又派人到屈邑讨伐夷吾,屈城防守严密,未能攻下。公元前654年(晋献公二十三年),晋献公派贾华等人讨伐屈邑,屈邑人逃跑。公子夷吾准备逃往翟国。吉瑞说:“不,重耳在那里。如果你再逃跑,晋国必须转移军队征服翟国。翟人怕晋国,你就有祸了。最好逃到梁国。梁国靠近秦国。秦国很强大。晋军死后,你可以请秦国送你回家。于是,公子夷吾逃到梁国。
因此,在李姬的混乱中,晋国王子沈自杀了,另外两个儿子被迫离开晋国。在某种程度上,这场内乱使晋国错过了主宰中原的机会。晋国内乱时,齐桓公打着“尊王熙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平定宋国内乱,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摧毁谭、遂、张等小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得到周天子的奖励。
公元前652年(晋献公二十五年),晋军攻打翟国,翟国因重耳,也选择进攻晋国,晋国撤军退役。晋国非常强大,西面有河西地区,与秦国接壤;北面靠近翟国;东面到河内地区。同年,李姬的妹妹为晋献公生下儿子悼子(《左传》为卓子)。公元前651年(晋献公26年)夏天,齐桓公在葵丘与各国诸侯举行盛大盟会。晋献公因病去晚了,还没到葵丘,就遇到了周朝的宰孔。
[img]205848[/img]
@ 公元前652年(晋献公二十五年),晋献公病情恶化,于是他将儿子奚齐托付给荀息。荀息担任国相,执掌晋国大权。同年9月,晋献公去世。晋献公死后,诸子争位,晋国大乱。奚齐被里克杀害,荀息复立了李姬妹妹的儿子卓子。里克又杀了卓子,迎立公子夷吾,是为了晋惠公,晋惠公继位后逼杀了里克。晋惠公十四年(前637年)九月,晋惠公去世,王子继位为晋怀公。公元前636年,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公子重耳取代了晋怀公,登上了晋国君主的宝座,结束了晋国的内乱。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晋献公宠爱李姬,但却引发了内乱。然而,晋献公对晋国的贡献仍然大于过。晋献公在位期间,晋国不断兼并邻国,开拓疆域。除了消灭郭国和虞国,晋献公还先后消灭了北方的霍国(今霍州市西南)、杨国(今洪洞县南部),南部芮国(今芮城县西部、陕西大理、朝邑)、魏国(今芮城县中东部)、(即荀,今临沂县南)、耿耿国(今河津市东南)、冀国(今河津市东北)、历荣(今陕西华县)、赤狄(即东山高落、今垣曲县境)等10多个国家和部落,这意味着黄河中游为晋国所有。
这促使晋、齐、楚、秦成为春秋四大强国。正是晋献公的基础,晋文公重耳即位后,才能迅速击败强大的楚国,开启晋国百年霸权。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晋文公上位后有什么作为?开创晋国百年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