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平天国早期,有两个非常特殊的角色,一个是杨秀清,他是“天父”的发言人,另一个是萧朝贵,他是“天兄”的发言人。但在1852年,萧朝贵死在长沙,“天兄”坠落,再也不能“下凡”了。虽然萧朝贵死于清军的炮火,但他的死与杨秀清有关。这是怎么回事?有兴趣的读者,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金田起义后,太平军离开广西,进入湖南,于1852年8月17日占领湖南东南部重要城镇郴州。这时,萧朝贵提出“闻长沙城的卑防疏,若假兵数千人,就容易得到”。主持太平天国军政事务的东王杨秀清立即同意,于是萧朝贵于8月21日带领3000名北方士兵。
此后,萧朝贵发起长途奔袭,在20天内连续占领5座城市,长驱直接进入600多英里。但在此过程中,萧朝贵行军只用了8天,另外12天一直驻扎在永兴、攸县。直到9月10日,萧朝贵的军队才到达长沙城外十里。那为什么萧朝贵在此期间放慢行军速度呢?从他的举动来看,萧朝贵可能认为清军在长沙集结了大量军队,感到力量不足。
在永兴和攸县驻扎期间,萧朝贵一方面收集了资金和食物,另一方面向郴州寻求帮助。毕竟,长沙城是湖南省的省会城市。这座城市又高又深,有重兵防守。洪秀全收到萧朝贵的消息后,计划立即带领军队离开郴州,北上长沙。然而,杨秀清拒绝了。他说:“西王很任性,不会有任何挫折。他以后不会服从命令,他会回来的。”
[img]201118[/img]
也就是说,杨秀清想利用长沙之战来挫败萧朝贵的骄傲,故意不派援兵。洪秀全非常担心。他说:“怎么了?”杨秀清说:“西方国王很勇敢。即使有小挫折,清朝恶魔也不敢强迫自己。”从这段记录来看,杨秀清对萧朝贵攻打长沙一点希望都没有,只是想压制萧朝贵的傲慢。那么,萧朝贵和杨秀清是如何抱怨的呢?
杨秀清和萧朝贵都来自广西。他们的家乡只有八英里远。他们早年建立了很好的关系。后来,他们加入了崇拜上帝的教会,并获得了天父和天兄的代言人身份。在这种情况下,两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主要是因为争夺权力!金田起义后,萧朝贵一度被排除在外,尽管他在永安封王时仍然排名靠前@ 但军政大权完全落入杨秀清之手。
在这种情况下,天兄下凡的机会少了,萧朝贵只能通过战功建立威望,从而提高自己的影响力。于是,萧朝贵自愿带兵攻打长沙。由于杨秀清拒绝发援,萧朝贵只能带领3000人攻城。长沙之战开始后,在萧朝贵的带领下,太平军迅速扫清了长沙的外围,打破了清军,并于9月11日开始攻城。
九月十二日,萧朝贵在妙高峰指挥作战时,被清军炮弹击中,胸中弹,当时“口眼俱呆”,重伤而亡。几天后,身在郴州的洪秀全、杨秀清才得到这份战报,他们才离开郴州,北上攻打长沙。近一个月来,杨秀清没有做出任何军事部署。虽然萧朝贵的死是意外的,但“天兄”的陨落与“天父”的不作为直接相关。
太平天国名将萧朝贵最后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