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明朝许多开国英雄都是他们自己的家乡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他们?

很多人不认识朱元璋和老乡,

[img]200538[/img]

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皇帝和下面的大臣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们谈论的问题,更和谐,称赞,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和云台28将军,唐太宗李世民和凌烟阁24英雄,宋朝赵匡胤对待英雄,酒释放军事力量。这些都是君贤臣忠的典型例子,受到人们的称赞。当然,也有一般的,比如清朝、西汉、秦朝。在这些朝代中,开国英雄的待遇不如前几个,但总的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然得到了更好的待遇,比如西汉的张亮、萧何、樊迅等人;清朝的范文程,甚至是投降清朝的洪承类等人;秦朝的李斯、蒙田等人至少在始皇帝还活着的时候没有发生任何事情。然而,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朝代。这个朝代开国后,原来的英雄几乎被杀了。这个朝代就是明朝。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来自安徽省凤阳市。凤阳和春秋时期是楚国的领土。文化属于江淮文化。更准确地说,它是淮西文化。大多数与朱元璋一起与世界作战的人也是江淮人,甚至很多人都是凤阳人、唐河人,他们直接来自朱元璋的一个村庄。

[img]200539[/img]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根据元朝的制度,他建立了中书省宰相。按照以往的做法,他让自己的智囊团跟着自己打天下。安徽省郝州人李善长成为宰相,并被命名为韩国公,岁禄四千石。此时,另一个人的待遇大不相同。这个人是刘基和刘伯温;这个人也是朱元璋的智囊团。当朱元璋面对张世诚和陈友谅的攻击时,他投靠了朱元璋,给了朱元璋很多好的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当朱元璋后来成为皇帝时,他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他只被称为真诚的叔叔,岁禄240石。

那为什么呢?刘基的出身。刘基来自浙江,属于浙东集团,当时朝廷的功臣大多是淮西人,是朱元璋的老乡。在这种情况下,刘伯温是不可能有大官做的,就像这些淮西功臣集团需要垄断政治一样,就像门阀士族需要垄断政治一样。这里我有两种观点。一是中国古代地域政治斗争是门阀政治的另一种形式,是门阀政治的延续;第二,明末党争在开国时期就埋下了种子。

[img]200540[/img]

显然,虽然刘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他从未掌权。明朝开国后的几十年里,在胡兰党案之前,明朝的政治权力一直被淮西功勋阶层垄断。他们肆无忌惮地占领土地,大量养家奴,这直接威胁到皇权;具体来说,首先,它威胁到皇室法律。这些淮西勋贵放纵家奴杀人,掩盖亲属犯罪,危害了皇室法律的实施;第二,淮西勋贵到处占领土地,占领田庄林泽,使皇帝的税收减少,侵犯了皇室的经济。

显然,这些勋贵想重复古代的门阀制度,试图将士大夫阶层与皇权并立,两者共同统治世界;然而,在这个时候的中国社会,门阀制度似乎不再可行,在中国几百年来,几乎没有一个家庭可以继续。据说这个时候的社会不可能重现门阀制度。@ 朱元璋也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的人。不可避免的是,他会用一切手段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人,杀死淮西勋贵。

[img]200541[/img]

胡伟庸是李善长的继任者,也属于淮西勋贵集团。可以说,当胡伟庸上台当总理时,皇帝和淮西勋贵之间的矛盾迫在眉睫。胡伟庸是一个一点也不知道如何克制的人。他不仅是总理,而且与许多高级军事将领有着密切的联系。短短七年,胡伟勇就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小群体。在洪武十三年的时间里,朱元璋在把军事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后,以擅权枉法的罪名杀死了胡唯庸。共有3万人参与谋杀,并借此机会取消了中书省。从那时起,他将权力集中在一位皇帝身上。


明朝许多开国英雄都是他们自己的家乡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他们?明朝许多开国英雄都是他们自己的家乡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他们?

,,,,,,,,

  • 明世宗统治的嘉靖年间有何表现?他在位多少年
  • 明世宗嘉靖帝是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名叫朱厚熜。朱厚熜公元1507年出生于湖广布政司安陆州。朱厚熜是兴献王朱祐杬的第二个儿...

  • 胡蓝之狱看朱元璋的残忍:明太祖朱元璋的极端统治
  • 朱元璋起自微寒,做了皇帝以后,能够不隐晦他的出身,显示出他作为最高统治者的信心。但是,他的微寒身世和残酷斗争的经历,...

  • 建文帝朱允炆最后结局如何?建文帝是怎么死的
  • 关于朱允炆的结局结局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 其一,是与他的皇后一起被烧死在皇宫中。当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入皇宫,宫...

  • 揭露明朝徐达的死因:为什么墓碑比朱元璋高?
  • 徐达一生中留下的最大谜题是他的死。这样的版本是众所周知的。据说朱元璋成为皇帝后,害怕开国功臣会抢走他的天下,于是他下...

  • 从暴发户到阶下囚的明朝将军石亨:石亨是怎么死的?
  • 渭南人石亨(-1460年)。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 早年抗击瓦拉,颇有战功。后来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