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韩非和李斯有什么关系?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在最近热播的《大秦赋》中,韩非获得了更多的戏份。在很多观众看来,《大秦赋》中的韩非可以说是才华横溢,口齿清晰。为了山东六国合纵抗秦,他可以说是不遗余力,费尽心血,从而扮演了类似纵横家苏秦的角色。面对秦王嬴政,他也从容应对,不卑不亢。尤其是段奕宏饰演的吕不韦,这个角色的下线,其实和韩非有一定的关系。

韩非去赵国见春平君赵毅。他用一句话叫醒了赵毅:“你赵国不缺将军,但你缺的是治国理政的大才。这个人是吕不韦。他在秦国当了十多年的政治家,对秦国了如指掌。此外,他与嬴政有很大的不同。他主张放慢脚步,嬴政渴望进步。吕不韦主张行县分封,而嬴政则重郡县分封。他们的意见是相似的,不能相容。如果秦王想有所作为,他必须接受吕不韦的手术。”。因此,在韩非的劝说下,赵国等诸侯国纷纷邀请吕不韦出山,这自然引起了秦王嬴政的不满。

在此背景下,面对秦王嬴政迁蜀的惩罚,吕不韦最终选择了自杀。在这方面,在我看来,在古装电视剧《大秦赋》中,韩非作为李斯的同学,无疑是李斯的重要对手。韩非的主要目的是阻止秦国统一六个国家,以保护他所在的韩国。那么,问题来了。历史上韩非的结局是什么?

具体来说,韩非出生于韩国宗室,约15年(前280年)出生于战国末期的新郑,即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20年(前275年),韩国面对秦国的不断进攻,可以说是日益衰落。韩非开始阅读“家有之”的商业、管理书籍、孙、吴书籍,以及各种杂书。

[img]198934[/img]

韩桓惠王十年(前262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兵攻打韩国,一下子攻打了50个城市。韩国上党郡守卫着赵,这让韩国失去了上党郡必争之地。不久之后,秦赵之间爆发了一场长平之战。对韩国来说,作为当时战国七雄中最弱的诸侯国,只能在墙上看。

面对这种情况,韩非经常向韩国君主写信,所谓的“韩国削弱,韩国国王的数字”(历史记录·老子韩非传记),这个过程大约是五年。作为一个韩国家族,韩非自然不愿意看到韩国继续衰落。韩欢惠王15年(前257年)
,韩非对韩国朝廷没有任命人才感到愤怒,所以他开始埋头于此。19年(前253年),荀子离开吉霞后来到楚国。春申君任命他为兰陵令,继续接受学徒教学。在此之前和之后,韩非去了荀子的门。

荀子门下还崇拜了《大秦赋》中的李斯,@ 韩非和李斯是同学。对李斯来说,学习后,经过对各国情况的分析和比较,决定去秦国。到了秦国后,李斯很快就得到了秦相吕不韦的器重,成为了秦国的小官,有机会接近秦王嬴政。与此同时,韩非虽然一开始没有去秦国,但韩非的作品却传到了秦国,秦王嬴政非常欣赏韩非的才华。韩王安三年(公元前235年),由于秦国攻击韩国,韩王在关键时刻召见韩非,并计划削弱秦国的实力。

在电视剧《大秦赋》中,面对秦国的进攻,韩非的计划是与山东六国合纵,共同对抗秦国。然而,此时山东六国无法再次合纵,这不仅是诸侯国实力下降造成的,也是秦国在山东六国收购郭凯等反派,从而扼杀了合纵的可能性。韩王安五年(公元前233年),韩非子被韩王派往秦国,秦王嬴政非常喜欢韩非,但还没有决定是否留用。韩非上了《存韩》一书,批评李斯,揭露了横家姚贾的缺点(姚贾曾经打破了赵韩燕等五国的联合纵容,韩非写道姚贾奔赴列国是为了中饱私囊,而不是为秦国做出贡献,让秦王不需要姚贾)。因此得罪了李斯和姚贾。

[img]198935[/img]

吕不韦被解雇后,李斯和姚贾在秦朝的分量自然日益增加。一个是秦王嬴政的心腹,另一个是秦王的老臣。现在,韩非一下子冒犯了这两个人,这无疑为韩非惨淡的结局奠定了基础。

来到秦国后,韩非虽然是李斯的同学,但他们的主张基本上是针锋相对的。对韩非来说,作为一个韩国宗室,他自然会尽一切努力拯救韩国,但李斯的主张是统一六国,建立一个统一的王朝。值得注意的是,李斯曾经是同学,知道韩非有才华,担心嬴政被韩非的计划蒙蔽了双眼,于是李斯写信给嬴政,陈述利益。他说:“韩非来了,可能不是因为他能让韩留住,而是因为重韩的利益。他的辩论辞藻,隐瞒诈骗,是想从秦国获利,窥探陛下对韩国有利的事情。”

在仔细考虑了李斯的建议后,秦王嬴政也认为李斯是合理的,于是逮捕了韩非。船长把他放进监狱,最后强迫他服毒自杀。韩非想写秦始皇,但被拒绝了。后来秦始皇后悔派人赦免他,韩非却死了。

至于韩非的最终结局,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传记》中记载:李斯使人死于非药物,使人自杀。韩非想陈述自己,但他看不见。秦王后悔了,原谅了他,死了。

[img]198936[/img]

@ 显然,当韩非被杀时,李斯自然会受到指责。其中,不仅应该有李斯对韩非的嫉妒,还应该有韩非的主张,这显然会阻碍秦国统一世界的伟大事业。在此基础上,李斯不能放过韩非。正如前面所说,韩非还冒犯了姚贾和其他秦国老大臣,这导致韩非在秦国的处境更加孤立,甚至没有机会进行上述辩护。

在电视剧《大秦赋》中,嬴政杀死了韩非。当韩非来到秦朝时,他被拘留了。李斯陷入了两难境地。于公,他是秦国的法官。当然,他应该把秦国的国家事务放在首位。于私,韩非是他的同学。当然,他受不了。

在此基础上,李斯想救韩非的命,嬴政看到李斯的心思,告诉他:“公子不是很有才华,能被寡人利用,是我大秦的幸运,不能被我大秦利用,是我大秦的危害。”。对此,作者认为,在电视剧《大秦赋》中,韩非被杀的情况,自然与《史记》中的记载有一定的不同。也就是说,在历史剧《大秦赋》中,李斯仍然关心同学们的感受。至于韩非最终被迫自杀,秦始皇嬴政主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在正史上,李斯痛下杀手,秦始皇嬴政甚至想赦免韩非。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韩非和李斯有什么关系?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韩非和李斯有什么关系?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春秋五霸都有谁?为何会形成春秋五霸的局面
  •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都知道群国纷争,最后秦国统一。周天子势力逐渐的衰弱,让各地的诸侯实力大增,那么当然每一个人都想当老...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

  • 秦始皇毫不犹豫地摧毁了韩非 为什么最后不放弃呢?
  • 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年)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颗明珠。可以说,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和法国代表人做了一些伟大的事情。人们尊敬地...

  • 乐毅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伐齐?
  • 乐毅伐齐的原因: 一、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乐毅伐齐是一个有争议的事件。然而,这场战斗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本文将从历史资...

  • 孟子简介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
  • 孟子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至约公元前289年)、名科、字子舆(待考、字子车或子居)。汉族、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