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祖提,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下面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祖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典故是“闻鸡起舞”、所有典故,如“中流击船”,都说祖提。公元313年,晋帝即位,以司马瑞为侍中、左丞相、大都督陕东诸军事,命其率兵赴洛阳勤王。当时司马睿正在开拓江南,根本不打算北伐。祖提进言:晋朝的混乱,并非皇帝无道,百姓造反,而是藩王争权,自相残杀,给了夷狄一个机会。如今,北方人被蹂躏,都有奋起反击的志向。如果国王能命将出师,让祖提等人为统领,江北豪杰一定会望风响应,沦亡者也会欢欣鼓舞。这样,也许可以申请雪国耻。
司马瑞虽然不愿意北伐,但也不方便公开反对,于是任命祖提为将军、豫州刺史而奋斗,却只给了千人粮薪,三千人布,让他自筹战士,自制武器。
[img]198556[/img]
司马瑞的消极态度并没有动摇祖提北伐的决心。祖提率领100多家宗族部曲跟随自己南下,毅然从京口渡江北。这百多人就是他所有的兵力。北上的船行到大江中央,祖提用力拍打船只,立誓要扫清中原。渡江后,祖提暂驻淮阴,起炉冶铁,铸造兵器,并从流民中招募2000多名士兵。当时兖豫地区有张平、范雅,占据桥城,聚坞自保,兵数千人,只是名义上臣服于司马瑞,接受其授予的官职。后来,祖提先后平定了张平、范雅,扩大了地盘和兵力。终于站在豫州,开辟了北伐通道。
[img]198557[/img]
祖提在豫州招兵,收拢周边坞堡和乞活军,同时发展农业生产,打造兵器。不到几年,祖提就拥有了一支规模数万人、战斗力强的军队。祖提在与石勒、石虎的战斗中连连取胜,地盘接近黄河。甚至强迫石勒下令不要主动与祖提的军队发生军事摩擦。然而,祖提亲手拉起的英勇抗击侵略者的军队最终参与了叛乱,并被摧毁。
就在祖提的北伐军势破竹,有北渡黄河的趋势时。东晋朝廷的一条消息让祖提很生气,很快就抑郁了。这个消息是权臣王敦和晋元帝司马瑞有着尖锐的矛盾,达到了紧张的程度。王敦害怕祖提,不敢贸然叛乱。祖提死后,王敦派兵攻打东晋都城建康,历史上被称为王敦之乱。
祖提病逝后,他的弟弟祖约接管了教练印章,取代了祖提领导北伐军。然而,祖约的能力很差,无法控制,无法抵抗赵石勒的进攻,所以他逐渐失去了祖提北伐的成就。后来,当王敦的混乱平息时,祖约率领祖提创造的北伐军参与了混乱。后来,他因功晋升为镇西将军。
[img]198558[/img]
公元325年,晋明帝司马绍病逝后,五岁的司马衍继位为晋成帝。国叔哈莱姆掌管朝政。于亮改变了王导优容家族的政策,实行了严刑法制,并出台了一系列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后来,于亮杀了南顿王司马宗等宗室,大失人心。又坚持征流民帅苏俊入京,想剥夺苏俊兵权,最终导致苏俊之乱。苏军叛乱时,祖约早已对于于亮不满,于公元327年,从历阳发兵2万渡江,与苏军一起攻打健康。
建康陷入困境后,西健、文桥、陶侃、余亮等组成联军讨伐苏俊祖约,最终花了两年时间平息了苏俊的混乱。与苏军一起叛乱的祖约多次被反叛军击败,他领导的祖提组建的北伐军在历次战斗中逐渐耗尽。祖约别无选择,只能带领剩下的人北逃,投奔后赵。赵石勒看不起祖约后,从未见过他。不久之后,他找了个借口杀了他,杀了他的家人。
祖逖建造 为什么一支抗击侵略者的军队最终会被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