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孟尝君田文的后世评价吗?不知道没关系,告诉你。
你可能不知道战国时期一些君主的名字,但你一定听说过战国四公子的名字。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
孟尝君的名字叫田文,是齐国人,父亲是靖郭君田婴。(田婴是齐威王之子,齐宣王异母兄弟)
据史料记载,田文继承父亲的头衔和封地后,用家里的钱收养了3000名食客。他的人才众多,能得到各国国君的敬畏。当时有句话说:“世界只知道齐国有孟尝君,不知道齐王。”
[img]198152[/img]
孟尝君先后担任秦国和齐国的首相。当他离开所有国家时,他也受到了这些国王的礼貌。他被授予薛迪。由于他自己的威望,所有国家都认为薛迪是一个独立于齐国的国家。作为一个贵族,能够受到各国君主的尊重,已经达到了臣民的极致。
然而,孟尝君在后世的评价并不高。赞美他的人认为他可以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攻击他的人认为他是一个奸诈的男人,他在寻找名声和名声。
王安石评论道:“孟尝君只是一些鸡鸣狗盗之徒的老板!是欺世盗名专家!”
本文从史料中选取了孟尝君的人生事迹。相信读者看完之后心里会有自己的秤。
年少志强
孟尝君是他父亲生的一个“婊子”的儿子。他的出生日期是5月5日。据迷信报道,5月5日是恶月恶日。如果他生了女儿,他必须克服他的母亲和儿子。
田婴非常忌讳这些,让妾抛弃这个儿子,妾不肯,偷偷抚养田文长大。
田文长大后,母亲带她去见父亲。看到田文后,田英非常生气,对妾说:“你不是要把孩子扔掉吗?你为什么要偷偷地抚养他?”
田文跪下来问:“父亲为什么这么不喜欢孩子?”
田颖告诉他为什么,根据齐国当地的说法,5月5日出生的孩子和门一样高,会克服父母。
[img]198153[/img]
田文又问:“人生下来,是受命于天,还是受命于自己的大门?”
田婴可以问这句话,他沉默了一会儿,就收纳了这个儿子。
当时孟尝君只有十几岁,就能说出这么明哲的话,说明他确实是个奇才。长大后,孟尝君劝父亲收养食客,巩固家庭地位。田颖觉得有道理,就让田文管这件事。
因为负责收养食客的人是田文,那些食客在田英面前争先恐后地说田文的好话。就这样,田文在父亲心中的地位与日俱增。父亲去世后,他可以继承所有的土地、头衔和财产。
后来,孟尝君花了所有的钱来收养食客。门下有3000名食客,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来自其他国家的罪犯和来自其他国家的辩护者。孟尝君的养士不问他是否出生。只要你愿意去,他就愿意接受,只是为了赢得“养贤”的美誉。
这样做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孟尝君最终权重于天下,名声于天下,都是养士这种做法的功劳。
孟尝君访问楚国时,楚王给了他一张象牙床。
这种东西,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珍宝。据说当时价值一千斤黄金,很多国家的国君可能连见都没见过!
负责护送这件宝物到薛国的人担心在路上会损坏它,卖掉他的妻子和孩子也负担不起。他找到了孟尝君手下的辩士孙徐,请他找到一种方法来帮助自己拒绝这个危险的职位,并承诺用祖先的剑作为报酬。
公孙徐建议孟尝君说:“君侯的名声震惊了世界。无论你去哪个国家,你都会收到丰厚的礼物。现在你在楚国,接受楚王的象牙床。如果你将来去哪个小国,财富少的国王应该给你什么宝藏!”
孟尝君认为这是合理的,所以他答应拒绝象牙床的礼物。公孙徐很快就离开了。没过多久,孟尝君就回来问他:“为什么你的想法会这么长?”公孙徐把事情告诉了孟尝君。
[img]198154[/img]
出乎意料的是,孟尝君不仅没有生气,还给他的人下了一个命令:“以后有办法发扬我的声誉,防止我的错误,来吧!”即使你接受了别人的好处,为什么不呢!”
齐国的力量与秦国几乎相同。秦王听说过孟尝君的名字。他担心齐国会在他的帮助下超越秦国。他多次派人邀请孟尝君到秦国当宰相,@ 孟尝君答应了。
孟尝君进秦后,有人在秦王面前诽谤他说:“孟尝君是齐国人,他现在是秦国的宰相,难免会把胳膊肘拐到齐国。”
于是秦王软禁孟尝君。
为了逃跑,孟尝君请秦王的宠妾帮忙调解。当时,赵国送秦王一件白狐尾做的毛衣。世界上没有第二件是一样的。宠物妾非常喜欢它,所以他请孟尝君帮他得到它,然后他愿意帮他调解。
孟尝君手下有个无赖,会学狗叫。这一次,他自告奋勇,主动要求帮忙偷这件毛衣。
狗偷半夜溜进宫殿,因为他会学狗叫,宫里的狗没有注意到他是个人,所以他没有大叫,狗偷也成功地偷了毛衣。
邱衣献给宠妾后,宠妾也守信地在秦王面前帮忙调解,秦王脑子一热,就把孟尝君一行人放走了。
孟尝君立即带门人逃走,半夜到函谷关,关门关闭,按规定,函谷关必须等公鸡打鸣才能开门。
[img]198155[/img]
但秦王随时都会反悔,他的追兵可能已经在路上了,时间不等人,孟尝君急得像火锅上的蚂蚁,却想不出对策。
他手下碰巧又有一个会学公鸡叫的人,这个人立刻“咯咯、咯咯、咯咯”地叫了起来,附近村庄的公鸡也立刻跟着叫了起来。
守军很纳闷,现在才半夜,公鸡怎么这么叫?但按照规定,他们还是打开了城门。
孟尝君及其代表团立即离开了秦国的势力范围。果然,他们离开海关后不久,就听说函谷关要开始拦截自己。
喋血赵国
孟尝君离开秦国后,要通过赵国回到齐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礼貌地接待了他。
辞职后,一群人继续赶路。赵国人听说孟尝君路过,就来看看这个人长什么样。看到孟尝君后,他们忍不住笑了。原来他们一直以为孟尝君是个八尺大的老公,但他们是个一米五的矮子。
这惹恼了孟尝君,他让食客下马杀了围观者,杀了几百人,又杀了一个县才离开。
[img]198156[/img]
败坏民风
司马迁写《史记·孟尝君列传》时,亲自去薛国考察。发现当地青少年大多凶狠暴虐,与旁边讲仁义礼仪的鲁国完全相反。
他问当地人发生了什么事,终于得到了答案。
原来孟尝君当年收纳了许多罪犯和游侠,一些“奸人”慕孟尝君的名字,迁徙到薛国居住的有6万户人家。
薛国的民俗被摧毁了。司马迁生活的时代与孟尝君生活的时代隔了100多年,留下了不良的习俗,笼罩了薛国100多年。
看完我讲的五个故事,你觉得孟尝君怎么样?请在评论区留言讨论,看看别人的看法是否和你一样!
孟尝君田文的后世评价如何?是人才还是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