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名将护儿姓氏的起源是什么?以下是一篇详细的文章。
来护儿(-618年),字崇善,祖籍南阳新野,曾祖时迁居广陵(后改名江都,治江苏扬州)。
关于姓氏
来护儿,江都来氏本出殷姓,因食采出于江都来子,后因避难去“邑”为“来”。秦末迁徙新野,所以在这里出生,叫新野来氏,新野来氏人物叫汉魏历史者,主要有来涉、来源、来艳、来敏等人。汉光武帝手下的将军来涉是“为面之子”,来护儿是来涉的十八世孙。来氏在晋朝衣冠南渡后来到江南地区,迅速站稳脚跟,成长为当地颇具影响力的家族,
从此,来氏以江都(广陵)为籍贯。
早孤立志
[img]198059[/img]
来护儿的少年早孤,由阿姨吴抚养长大。在阿姨的悉心照料下,来护儿的叔叔不仅武功高强,而且忠诚善良。侯景之乱时,来护儿的叔叔被当地土豪劣绅陶武子杀害。每次阿姨和来护儿谈起这件事,她都很难过。来护儿的时候,每次想到这件事,她都很生气,所以她决心为叔叔报仇。
功夫有回报,机会终于来了。陶武子结婚的时候,几个护儿和好兄弟趁乱杀了陶武子,把陶武子的头砍下来放在叔叔的墓前祭奠。后来,为了避免官方追捕,他躲了好几年才最终出现。
建功立业
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命令何若毕出镇广陵,来护儿就投奔隋军,来护儿从小就住在广陵长江边的白土村,熟悉长江地形和军事设施布置,所以行军总管何若毕命令他充当间谍,来护儿为隋军渡江作战做带路党,因此得到了隋文帝的大力提拔。
开皇十年(590年),江南豪强高智慧起兵反隋,杨素担任行军总管,率军赴江南平叛。当时,根据浙江(钱塘江)东岸,叛军屯营地连续100多英里,战舰遍布江面。来护儿前后攻打杨素献,亲率数百艘轻船偷渡浙江,以奇兵突袭敌人后,火烧叛军营垒。杨素趁机从正面进攻,大打破叛军,叛军高智慧战败逃入海中。他被护儿追到闽中,最终被彻底镇压。战后,他因功进入将军,晋升泉州刺史,封襄阳县公。
来护儿讨平高智慧的余党盛道延,改为建州总管。他还与蒲山公李宽讨平婺州王文进叛乱,进入柱国,封永宁郡公。隋文帝为了奖励来护儿的功劳,特派画家画了他的画像。
开皇18年(598年),隋文帝派使命护儿入朝,送宫女、宝刀、骏马、金彩等物品。不久,他来护儿返回建州,长子来楷留在北京师傅,担任皇帝的禁卫武官。
[img]198060[/img]
忠心为主
仁寿四年(604年),杨迪皇帝杨光继位,来护儿再次被征召入朝。历任右骁卫将军、左骁卫将军、右奕卫将军,改授光禄医生,封荣国公。当时杨迪皇帝对来护儿的礼貌是满朝无人能及的,来护儿的所作所为也值得这份荣耀。
大业六年(610年),杨迪皇帝杨光巡幸江都,来护儿也随驾前往。杨迪皇帝来护儿
衣锦昼游,专门奖励财产和祭品,让他祭扫祖先的坟墓,宴请乡下的父亲和老人,让三品以上的官员全部来到祖宅,喝一天,朝野传播为盛事。
大业八年(612年),杨迪皇帝杨光一征高丽,护儿率水师先抢滩登陆,来护儿生命,消灭了高建率领的偷袭敢死队。然而,当军队来到平壤城时,高丽军欺诈失败。护儿立功带领4万精兵进城,被伏兵打败。在宇文描述陆军到来之前,水手基本上失去了战斗力。
大业九年(613年),杨迪皇帝杨光二征高句丽时,杨玄感起兵造反,声势浩大。没有皇帝的圣旨,来护儿便宜行事,回军攻打杨玄感,最终平息了叛乱,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
大业十年(614年),杨迪皇帝杨光三征高句丽,带领水军登陆大黑山,准备直接闪击平壤。高丽王准备投降。杨光命令军队不要轻举妄动。护儿想动员军队直接攻入平壤,摧毁高句丽。然而,所有士兵都反对护儿。他们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灭亡高丽了。他已经预感隋朝会走向黄昏。但此时来护儿并没有什么不同的想法,甚至一直跟着杨迪皇帝杨光左右。
隋阳帝杨光在大业十二年(616年)第三次巡幸江都。来护儿劝诫:今天天下大乱,不是陛下巡游的时候。你应该留在洛阳,指挥军队平定战争。
[img]198061[/img]
为国尽忠
14年(618年),宇文化煽动兵变,杀死杨迪皇帝杨光。来护儿听到叛变的消息后,想去宫里救杨光,但半路被叛变士兵俘虏。他得知杨迪皇帝已经死了,叹了口气:“作为一名国家大臣,我不能扫除奸夫,恢复朝纲;除了慷慨的死亡,我们还能说些什么来消灭叛乱,保护人民。”叛军将来会杀死护儿。
言而@ 来护儿是个好将军,为隋朝的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军队一生都没能被马革裹尸,被叛军杀死。然而,来护儿忠于护主,忠于国家,为国家做出贡献,为国王而死并不过分。
隋朝名将来护儿姓氏的起源是什么?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