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从[三家分晋]开始,原因是什么?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编年体史书之一,其作者司马光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历史学家之一。然而,有趣的是,《资治通鉴》并没有以某个朝代的建立为整本书的开头,而是以历史事件“三家分晋”为整本书的开头。为什么?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

首先要注意的是,《资治通鉴》以“三家分晋”为全书开头,学术界有很多说法。本文介绍了一个相对主流的说法,这个鬼也同意。《资治通鉴》以“三家分晋”为主要原因如下:第一个原因是司马光认为“三家分晋”是“礼崩乐坏”的里程碑事件。

[img]194759[/img]

《资治通鉴》一开始写道:“臣闻天子的职位不大于礼,礼不大于分,分不大于名。什么是礼?纪纲也是;什么是分?君臣也是;什么是名字?公、侯、卿、医生也是...因此,天子的职位不大于礼也。”可见司马光对礼法的重视。司马光认为,“三家分晋”是“礼崩乐坏”的巅峰。

宋神宗还认为,司马光以“三家分晋”为全书开头,是为了警告皇帝注意“礼崩乐坏”的危险:“光之志以为周积衰,皇室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平王东迁,齐、楚、秦、晋始大,桓、文更霸,以尊王为辞,以服天下;威烈王陪臣命韩、赵、魏为诸侯,周虽未灭,王制尽!这也是古人所说的。

第二个原因是儒家的修史原则之一是“续传不续经”
它不能与经典内容重叠。孔子亲自编写了儒家五经之一的《春秋》。它是《资治通鉴》之前影响最大的编年史书,记录了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14年(前481年)的春秋历史。

[img]194760[/img]

正因为如此,如果《资治通鉴》的开头早于鲁哀公14年,那么《资治通鉴》的内容就会与《春秋》重叠;如果以鲁哀公14年为开头,直接写续书,不符合儒家“续经不续经”的修史原则。司马光是一个迂腐的儒家知识分子,不愿意违反“续经不续经”的原则。

因此,司马光将《资治通鉴》的开头定为周威烈王23年(前403年)的“三家分晋”,同时简单记录了周定王16年(前453年)的“三家灭智”。这样,《资治通鉴》的内容既没有与《春秋》重叠,也没有直接写在《春秋》上,但离《春秋》不远。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从[三家分晋]开始,原因是什么?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始于[三家分晋],原因是?

,,,,,,,,

  • 北宋大臣黄潜善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黄潜善
  • 黄潜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元符三年(1100年)...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北宋宰相曾布的家庭成员都有谁 曾布有子孙后代吗
  • 曾布(1036年11月3日—1107年8月21日),字子宣,中书舍人曾巩之弟,北宋中期宰相,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

  • 北宋浪子宰相李邦彦:是靖康之耻的导火线
  • 在宋徽宗赵霁的“朋友群”中,除了王福,还有一位著名的“浪子宰相”。“浪子宰相”虽然是人们给他起的绰号,但他真的是当代宰相,...

  • 北宋寇准背靴是什么典故?寇准有哪些方面作为
  • 寇准是一位有名的北宋政治家和诗人,他从小饱读诗书勤奋好学,历史记载曾十几岁就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篇。他出生于官宦世家,...

  • 仁义高于命:北宋历史上忠臣陈求道的壮丽生活
  • 宋代官员陈求道。字得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咸宁人进士。北宋时期,永安镇西河桥畔迁来一户官宦家庭。主人是陈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