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前279年),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在池池会面,历史上被称为“池池之会”。赵国大臣林相如在“池池会”上大受欢迎,甚至成为上卿。然而,从后来的历史来看,“池池之会”是赵的战略错误。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历史真相。
36年(前279年),东方六国没有实力单独与秦国抗衡,赵国只能在军事上单独抵抗秦国。在这种情况下,秦国的对外战略逐渐从争霸世界转变为统一世界。
[img]194238[/img]
为了实现统一世界的目标,秦必须消灭“三晋(赵、魏、韩)”和楚国,其中楚国实力最强。因此,秦朝王决定先进攻楚国,然后在楚国基本崩溃后进攻三晋,与赵国展开战略决战。
为了集中力量攻击楚国,秦国应确保“三晋”不会在秦楚战争中攻击秦国或拯救楚国,尤其是“三晋”中最强的赵国。正因为如此,秦朝国王会邀请赵惠文王在池塘见面,以便与赵国交朋友,以便安全地攻击楚国。
对赵国来说,正确的战略决策应该是拒绝参加池池会议,或者在池池会议上保持对秦国的战略压力,与楚国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样秦国就不敢集中精力攻击楚国。只要楚国没有被打败,秦国就不敢对赵国发动大规模的战略决战。
然而,尽管林相如在“池池会”上为赵国赢得了与秦国平等的面子和赵惠文王的安全,但秦国实现了与赵国交朋友、全力攻击楚国的战略目标。楚国被打败后,赵国孤立无助,最终被秦国打败。
历史上让林相如大出风头的【池池之会】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