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7年,朱元璋正式北伐元朝,大军出征前,朱元璋公开表示:
今天的将军不是不健康的战斗,而是能够持有重纪律,战胜攻取,成为将军,不如将军(徐)达。(来自《明史纪事本末·卷八》)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我领导这么多将军攻城略地,军纪严明,徐达就是最好的。
你知道,朱元璋从1353年开始攻打反元。1367年,他摧毁了陈友谅,打败了张士诚,招募了方国珍,他的士兵如云。即便如此,在朱元璋心中,最好的将军是徐达。
徐达,字天德,安徽省郝州人。徐达和朱元璋是村民。许多民间故事认为徐达和朱元璋从小就认识。历史学家吴汉甚至说,徐达和朱元璋、唐和等人都是在同一个村庄长大的。事实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说法。《明史》等资料显示,朱元璋加入红巾军后,第一次见到徐达是因为红巾军领导郭子兴的命令。《明史》云:
太祖之为郭子兴部帅,达时年二十二,往从之,一见语合。
[img]193788[/img]
朱元璋25岁,徐达22岁。他们“一见钟情”,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可见朱元璋和徐达虽然都是濠州人,但早年并不认识。
从此,徐达忠于朱元璋。朱元璋南下定远时,徐达是“淮西二十四将”之首。徐达既聪明又勇敢。无论是攻打陈友谅还是平定张士诚,徐达都是朱元璋最有效的将军。虽然常遇春、冯胜、邓愈、李文忠等将领取得了无数成就,但在朱元璋心目中,徐达仍然是明朝第一将领的头衔。
正是因为如此,朱元璋才把北伐元朝的重任交给了徐达,任命徐大为征服将军。他经常在春天当副将军,两人带领15万北伐。徐达不辜负朱元璋的期望。仅仅一年时间,他就成功占领了大部分地区,将元朝的残余势力赶到漠北,清理了海关,为朱元璋的“洪武之治”创造了条件。
虽然徐达出生在一名农民,但自从他参军以来,他就开始学习阅读历史。在长期的实践积累中,徐达不仅了解兵法,而且了解成为大臣的方式。洪武三年来,徐达被授予魏国公和右丞相称号。每次他去朝鲜,徐达都是第一位开国将军。
明朝的大多数开国将领都很冷淡。一旦他们成为开国英雄,他们就暴露了“暴发户”的外表,购买了田屋,招募了奴隶。徐达身居高位,既不傲慢也不奢侈。他过着节俭的生活。作为右丞相,他仍然住在以前的小院子里。许多大臣来徐达家报告工作,觉得徐达的生活条件太差了。朱元璋受不了了,想把吴王的老房子给徐达。
[img]193789[/img]
在朱元璋被称为皇帝之前,他被韩林儿称为吴王。所谓“吴王旧居”,是指朱元璋称帝前所居住的府邸,即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瞻园。换句话说,这是朱元璋的潜宅老宅。朱元璋把过去的住所给了徐达,这是对徐达功劳的认可。但徐达知道吴王老房子里的床是陛下(朱元璋)睡过的,椅子是陛下坐过的。不管他的功劳有多大,他都不敢越狱。于是,强烈拒绝,拒绝接受。
据《智囊全集》记载:
上(朱元璋)尝召徐中山王饮,强之醉。醉酒,命内侍送于旧内宿。
朱元璋曾经叫徐达入宫喝酒。半夜,他不停地灌徐达。徐达喝醉了。也许徐达是外臣,住在皇宫里很不方便。也许朱元璋想测试徐达。徐达喝醉后,朱元璋命令人们把徐达放在吴王的老房子里。
第二天早上,徐达醒来,发现自己睡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他问内侍:“这是哪里?”内侍回答说:“这是吴王的老房子。”徐达听到后,立刻醒了过来,站了起来:
也就是说,趋丹陛下,北面再拜,三磕头就出来了。闻起来很开心。(智囊全集)
[img]193790[/img]
徐达立即站起来,面朝北,跪在台阶上,敲了三个头才离开。朱元璋听到后,发自内心地笑了。
徐达此举表达了对朱元璋的忠诚,说他不打算住在这里,恪守为臣之道,赢得了朱元璋的绝对信任。正是看到徐达的品质,朱元璋才欣喜若狂。
后来,朱元璋强行将吴王的旧居交给徐达。徐达在压力下接受了这份礼物,但直到徐达去世,他才搬进来住了一天。
蔡东藩曾经说过:“朱的王业是由创造的,徐达的首功是由建造的!”徐达洪武十八年,徐达因病去世。朱元璋封他为中山王,并将他列为开国第一英雄。清朝时期,有传言说徐达因吃“烧鹅”而死,但没有历史依据。
作为明初的第一功臣,“上不疑,下不忌”真的很少见。从徐达对“吴王老房子”的态度可以看出,徐达上马打仗无人能敌;作为一名大臣,徐达仍然是一名智者。
朱元璋叫徐达入宫喝酒。为什么徐达醒来后向北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