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被杀后,周平王和周携王并立。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烽火戏诸侯,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是指西周时期的周幽王。(bāo
sì)笑了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恭维真的笑了。幽王很高兴,所以他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不相信了,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荣打破镐京,杀死了周幽王。后来,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因此,很明显,在周朝历史上,周幽王可以说是一位承上启下的君主。
周幽王姬宫(前795年?―前771年,姬姓,名宫(sh)ēng,一个宫生),周宣王姬静的儿子,母姜后,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前782年―前771年在位。周宣王46年(前782年),姬宫的父亲周宣王去世,姬宫继位为周幽王。周幽王继位后,立妃子为王后,申后生下的儿子姬宜臼为王子,姬宜臼为周平王。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沈侯联合国、犬戎攻打周幽王,于是在历山下杀死周幽王,在西周灭亡
[img]193265[/img]
@ 许多人对西周灭亡的第一反应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但实际上,《史记》等正史却给出了不同的说法。
《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记载:三年,幽王爱。赞美生下伯服,幽王想浪费太子。王子的母亲申请了一个女儿,但她是后来。后来,幽王赢了,爱了,想废申,去太子宜臼,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说:“周亡。”......太史伯阳说:“祸成了,我无能为力!”
周幽王八年(前774年),周幽王废除了自己的立臣,废除了女王申后和太子姬宜臼,而立宠妃则称赞为女王,称赞她出生的儿子姬伯服为太子,并伤害了太子姬宜臼,这让沈后的父亲沈侯非常生气。
因此,到了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国君主申侯决定进攻周幽王。当然,作为周王室的诸侯国,申国独自对抗周幽王显然是非常现实的。于是,申侯联合起来,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在多方势力联合的背景下,战败被杀。在此基础上,诸侯与沈侯共同拥立前太子姬宜臼继位,为周平王。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申侯成功地帮助周平王登上了王位,但支持周幽王的势力并没有放弃。而选择拥立余臣为周天子,即“周携王”,形成“二王并立”的局面。
二
[img]193266[/img]
《春秋左传正义》孔颖在《竹书纪年》一则中引用了“郭公翰又立王子于臣于携”。因此,“携带”是地名。《古竹书纪年证》引雷学淇《竹书纪年证》卷二七云:“携带,地名,未知所在地。《新唐书》:“大衍历议”称为丰岐历携首之分,雍州之地是携即西京地名。“说明携王的“携”与丰、岐、历相连,很可能是镐京附近的一个地方,携王所住在丰镐周都的旧地,即今陕西渭南。
周幽王被杀后,庾公翰非常不满,于是支持支持周幽王的弟弟——余臣为周天子,这就是被许多人忽视的周携王。周携王(?-前750年),姬姓,余臣,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人,西周第13任君主,周宣王的儿子,周幽王的弟弟,周平王的叔叔。在这方面,作者认为,虽然周幽王没有被周平王杀死,但周平王从中获得了直接好处,这引起了一些诸侯国的不满。换句话说,周平王的天子宝座,可以说是名不正,言不顺,这就是周幽王被杀后,周朝两王并立的重要原因。对于二王并立的局面,持续了20年左右,即周平王一时间,也无法结束这种局面。
三
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秦国大军的护送下,将首都东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以避免犬戎的袭击。周平王任命郑武公为司徒,让他和晋文侯协助周王室。在郑武公、晋文侯的帮助下,周平王勉强支撑了残局。东迁后的周朝历史上被称为东周。春秋时期的开始是东周时期的开始。对周平王来说,他无法抗拒犬戎等势力,也无法收复西周的都城镐京,只能迁都洛邑,即河南省洛阳市。此外,周平王还在拉拢秦国、晋国、郑国、卫国等诸侯国,以此孤立周携王。其中,晋文侯选择发兵攻击周携王,以便从周王室获得更大的利益。
[img]193267[/img]
根据《史记》、据《左传》等史料记载,公元前750,晋文侯建议周平王讨好周平王:天无二日,国无两王。周携王虽然是先王子嗣,但未经天下诸侯公认,擅自称王,实属叛逆行为,应予以讨伐。同年,晋文侯攻击周携王,结束了周朝二王并立的局面。在我看来,周携王的被杀意味着西周历史的彻底结束。此后,周平王终于坐稳了周天子的宝座。然而,此时的周平王无疑失去了天子的权威,逐渐成为秦、郑、齐、楚、晋等大国的傀儡,逐渐忽视了周王室。
四
@ 在许多历史学家看来,由于大面积领土的丢失,周王朝只有河南西北的一个角落,东但信阳,西不跨潼关,南不越汝水,北只到沁水南岸,方圆只有600多英里,狭窄,与方圆数千英里的大诸侯国相比,只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在此基础上,周朝大幅衰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控制权,郑、晋、齐、鲁、燕、宋、楚等大国不断进行并购战争,形成诸侯争霸的混乱局面。
周平王在位期间,他先后任命郑武公和郑庄公父子为周王室的清士。后来,由于郑国实力雄厚,周平王对郑庄公保持警惕,不愿意让郑庄公操纵政府,所以他利用郑国的许多事情。郑庄公没有机会上任,想辞去他清士的职务,并秘密将朝廷权力分配给郭公。
[img]193268[/img]
郑庄公得知后,抱怨周平王,立即赶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对周平王施加压力。周平王一再赔礼,但郑庄公还是不依。周平王不得不让王子狐(姬狐)去郑国做人质。在某种程度上,周郑交质的发生,让周平王颜面丧失,根本没有天子的威严。51年(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死于平王。总的来说,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势力衰弱,再加上两王并立的局面,更是导致周王被称为天子,其实要看诸侯国的脸色行事。
为什么周幽王死后两王并立?他们的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