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余文君吗?今天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余文军,颍川县炎陵县(今河南省炎陵县)人。余家在晋朝也很有名。她出生在两晋之间。此时,建威将军的父亲余晨在晋南逃离河后任会稽太守。当然,他的家人搬到了南方。文军生得很漂亮。再加上江南的风景,她成了一个才华横溢的女人。她六岁时可以写诗。她也非常注重美德。她经常要求自己按照以前孝顺女性的标准。
[img]193175[/img]
余文君的哥哥余亮很有文采。司马瑞多次钦佩余亮,并将他召入建康。见面后,他们聊得很开心,元帝任命他为西曹。后来,司马瑞的长子司马绍到了结婚的年龄。一向喜欢余亮学习的元帝得知余家有一个和儿子年龄相仿的女儿文君,于是让司马绍娶了比自己大三岁的余文君。
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果然,司马绍的金砖真的值得拥抱。文君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温柔贤惠,非常尊重丈夫。司马绍自然也很宠爱自己端庄有礼的妻子。和父亲一样,司马绍也很佩服他的大哥哈莱姆,到处重用他。余亮的朋友温桥,也和王子交好了余亮和文桥,都是黄老之学,反对韩非的严惩。司马绍在两人的影响下,自然注重个人修养,贤明仁厚,受到朝野的赞赏。
司马绍在受到别人的影响后并没有取得相当大的成就,他从小就表现出了非凡的天赋。《世说新语》中记载的“举目见日,不见长安”的故事来自他。四五岁时,长安有使者来见他,元帝问儿子:“你说太阳和长安,哪个更近,哪个更远?司马绍回答说:“是长安近,还没听说有人从日边来!“元帝款待使者,席间,元帝又问司马绍“长安近还是太阳近?”司马绍说:“太阳很近。元帝不高兴:“你刚才说长安近,为什么又变了?司马绍平静地回答说:“抬头就能看到太阳,又怎么能看到长安呢?原来他把父亲比作太阳。司马睿一听大喜,和群臣们一再称赞司马睿是神童。
[img]193176[/img]
这对年轻夫妇本来就是天才聪明的人,如果出生在太平盛世,一定会成就一段爱情故事。但偏偏命运弄人,在东晋政治混乱时期,司马绍非常担心政治动荡。永昌元年(322),荆州刺史王敦起兵谋反。王敦和他的弟弟王导都是晋元帝的英雄,他们控制着朝廷的权力。当时也有“王和马(司马氏)共同世界”的说法。晋元帝也发现了王敦兄弟的威胁,于是他尽力削弱王氏势力,重用刁协、刘奎等人。王敦对权利转让不满意,便便 以“清君侧”为名,起兵直捣建康,迅速攻入石城,进逼宫阙。元帝害怕,但司马绍王子不再忍受,他决定死。
司马绍召集数百名禁军登上战车,出宫亲自监督战争。文桥得知后来阻止了他。宫殿里的储君怎么能轻易行动呢。司马绍没有听。他上马继续走。这时,宫中的父亲元帝自言自语道:“如果你想要这个宝座,你为什么要这么伤害人民?”想了一会儿,他派使者王敦:“如果我愿意休息,我会回到火中,让位于清。”但王敦没有听,仍然挥舞着军队前进。
王敦占领建康后,晋元帝成了傀儡。王敦多次要求元帝废除司马绍,另一个可以让他操纵的年轻儿子是王子。但他放弃了,因为他的大臣们全心全意地支持王子。元帝受制于人。他生病了。不久,他病得很重。临终前,他最担心的是王子,但朝鲜没有人可以信任。不得不,他打电话给王敦的弟弟司空王导,让他帮助王子继位。然后司马瑞死于仇恨,只有47岁。
永昌元年(322年)11月,司马绍王子即位为明帝。第二年,他立文君为皇后,立长子司马衍为王子,并封大哥余亮为中国书记监督管理局。
[img]193177[/img]
但王敦对朝廷的威胁仍然很大。在司马绍登基的第二年,他趁王敦病危之际,命温桥一举击败他,重新稳定了朝廷。司马绍确实是一个颇有成就的帝位,能他命薄,登基三年就暴病而死,时年仅27岁。离开刚满30岁的文君,带着5岁的王子司马衍。司马衍即位不久,就是成帝。皇帝年轻,不能亲政,大臣们让于氏以太后身份临朝,垂幕听政。又让王导和余亮听政。由于王导的哥哥王敦,一切都由余亮决定。余太后认为自己是女流,不参加国家大事。虽然她是第一个被称为陛下的女人,但她更愿意依靠她的哥哥余亮。于是于亮便独享大权,不禁飞扬霸气起来。
余亮多疑。当政后,他一边排斥王导,一边怀疑长江上游、重兵苏军等人,导致苏军叛变。咸和六年(331),苏军进入建康城,余太后不忍受羞辱,跟随司马绍在地下,只有32岁。
在余文君的一生中,如果她能和司马绍一起度过一生,她会幸福安全地度过一生。不幸的是,他们的丈夫和妻子出生在乱世。她丈夫的暴力把一个女人推到了权力的顶峰,但她不崇拜名利。她的兄弟贪得无厌,这再次摧毁了她丈夫努力管理稍有改善的政局。如果余在黄泉遇到丈夫,他一定很自责!
余文君是如何成为司马绍的皇后的?他们的感情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