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明朝文臣袁凯得罪朱元璋?他的结局如何?

明朝文臣袁凯

元朝末年,朱元璋带领淮西将领统一世界。朱元璋知道他的将军不擅长治理世界,所以他邀请了许多文臣来帮助他们。因此,明初也有许多著名的文臣。如李善长、刘基、宋连、朱生、叶晨、高启等。其中,有一位文臣叫袁凯,曾官监督皇室历史,最后因得罪朱元璋而被迫退休。为了保护自己,袁凯假装疯了很多年,结果很好。

[img]191851[/img]

很多人可能不熟悉袁凯,但他有一首诗家喻户晓,那就是《京师得家书》: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归乡。

袁凯,字景文,号海老,后人称他为“袁海老”,明初以诗人命名。下图为袁凯诗集:

洪武三年后,袁凯被推荐为皇家历史。当时,朱元璋登基不久,帮助朱元璋打败世界的将军们大多出身鲁莽,没有受过教育。因此,他们屡屡违法。朱元璋有杀害大臣的心。袁凯猜出了朱元璋的想法,并向朱元璋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建议。《明史·文苑》记载:

诸将习兵事,未知君臣礼,请于都督府延(请)通经读古之士,让诸武臣到都堂听讲,保族全身之道。

袁凯的意思是所有将军都擅长打仗,但他们从小就没有学过君臣之礼。陛下应该把将军们召集到都督府,然后邀请大儒学习古今礼仪,教他们如何保存。

朱元璋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因此,在明朝开国的那些年里,没有英雄被轻易杀害,这是袁凯的功劳。通过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到袁凯善于揣摩朱元璋的心思。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朱元璋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在朱元璋做决定之前,袁凯总能提前猜出朱元璋的想法。朱元璋觉得袁凯太聪明了,曾经把袁凯比作杨秀。

东汉末年,杨修非常聪明。他很容易猜出曹操的想法,最终遭受了灾难。朱元璋把袁凯比作杨修。可见他不喜欢袁凯。

[img]191852[/img]

有一次,朱元璋审查了一批囚犯,要求袁凯给王子朱彪复审。朱彪认为朱元璋对囚犯太严格了,所以他挥挥手原谅了一半以上。当袁凯向朱元璋报告朱彪处理的结果时,朱元璋问袁凯:“王子和我的做法不一样。你认为我们谁做得对?”

朱元璋的问题很难回答。毕竟,一方面是皇帝,另一方面是王子。作为一名大臣,我们不能说皇帝做错了什么,也不能说王子做错了什么。朱元璋显然对袁凯感到尴尬。如果他是一个普通的大臣,恐怕他已经跪下来求饶了。但袁凯依靠自己的智慧,他回答说:

“陛下法之正,东宫心之慈。”(明史文苑)

袁凯是一个双方都不得罪的答案,那就是陛下执法严格,值得肯定,王子的诚实和善良不应该被否定。袁凯认为他的回答是完美的,但朱元璋认为袁凯的第一只老鼠两端都太奸诈,严厉批评袁凯。袁凯从朱元璋的话中得出结论:朱元璋非常讨厌自己。因此,为了保护自己,袁凯“假装逃跑”。他假装疯狂,辞职回家隐居。

袁凯退休后,朱元璋对他仍然很不安。他经常派人去窥探和暗中监视袁凯。但不久之后,朱元璋对袁凯完全放心。几个派监视袁凯的人回到首都后,向朱元璋报告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智库全集》云:

太祖使人目之,见凯方爬下篱下食猪犬矢,还报,乃免。

换句话说,每个人都看见袁凯躺在篱笆下吃猪粪和狗粪。朱元璋认为袁凯真的疯了,所以他不再关心他了。

袁凯真的疯了吗?他真的吃猪粪之类的东西吗?事实上,事实并非如此。袁凯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早就预料到朱元璋会派人监视自己。因此,他提前将炒面和红糖混合在一起,然后倒入竹筒中,然后从竹筒中倒入篱笆。炒面和红糖混合在一起,颜色与粪便相似。此外,竹筒的形状与猪粪没有什么不同。《智囊团全集》云:

[img]191853[/img]

盖凯逆知有此,让家人用炒面搅砂糖,从竹筒里出来,潜布篱下耳。

每当一个“路人”经过他家门口,袁凯就会躺在篱笆下吃“猪粪”,“路人”永远不会亲自品尝,所以他们都确定袁凯是个疯子。

朱元璋派了几批人窥探袁凯。结果是一样的。朱元璋叹了口气:“他真疯了!”于是他消除了疑虑,袁凯以这种方式结束了这一切。

自古以来,面对君主的猜疑,能完美保护自己的臣子并不多。战国时期的王健、汉代的萧何、唐代的郭子仪都是这方面的佼佼者。然而,与上述人相比,袁凯的做法虽然有点“粗俗”,但也是一种极高的智慧。


为什么明朝文臣袁凯得罪朱元璋?他的结局如何?为什么明朝文臣袁凯得罪朱元璋?他的结局如何?

,,,,,,

  • 胡蓝之狱看朱元璋的残忍:明太祖朱元璋的极端统治
  • 朱元璋起自微寒,做了皇帝以后,能够不隐晦他的出身,显示出他作为最高统治者的信心。但是,他的微寒身世和残酷斗争的经历,...

  • 福王朱常洵是怎么死的?朱常洵生平事迹简介
  • 朱常洵,是明神宗朱翊钧的第三个儿子,生母是明神宗宠妃郑贵妃,明光宗朱常洛是其异母兄长。明光宗朱常洛的母亲王恭妃原本是...

  • 建文帝朱允炆最后结局如何?建文帝是怎么死的
  • 关于朱允炆的结局结局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 其一,是与他的皇后一起被烧死在皇宫中。当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入皇宫,宫...

  • 揭露明朝徐达的死因:为什么墓碑比朱元璋高?
  • 徐达一生中留下的最大谜题是他的死。这样的版本是众所周知的。据说朱元璋成为皇帝后,害怕开国功臣会抢走他的天下,于是他下...

  • 从叛军到明朝最后的忠臣:可歌可泣的一生
  • 崇祯皇帝的自杀标志着以崇祯为首的明朝统治的结束,但大明还没有完全死亡。当时,江南地区仍在朝廷委派的官员手中。他们仍...

  • 从暴发户到阶下囚的明朝将军石亨:石亨是怎么死的?
  • 渭南人石亨(-1460年)。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 早年抗击瓦拉,颇有战功。后来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