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成语叫“玉体横陈”,这是北齐后主高纬和宠妃冯小怜的典故,有诗云:“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高纬让冯小怜在朝廷几案中横卧,让出钱的大臣们欣赏,以这种方式收钱。历史上有许多类似的例子,人们常说这些女人是“红颜祸水”,是结束一代王朝的罪魁祸首,但真的是这样吗?给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看。
01
要说南朝著名的皇帝,陈后主陈叔宝绝对是第一位。对陈叔宝的一般评价是:放弃政府,沉迷于酒,沉迷于诗歌和音乐。从继位到陈被隋朝灭亡只有7年。成为亡国之君后,他仍然享受着隋文帝杨健的礼貌。他每天都喝醉了,梦想着死去。最后,陈叔宝在52岁时死于洛阳。我想知道这么多年来,他是否经常想到陪伴他的美丽影子?
她的名字叫张丽华。10岁时,她进宫为皇太子服务。15岁时,她生了一个儿子。当她成为贵妃时,她甚至被皇帝带到法庭上。在朝廷会议上,她坐在陈后的主腿上陪同政治和议政。这种待遇在古代和现代都是罕见的。陈叔宝还为她的作曲《玉树后庭花》赞扬了她的外表,使她出名。她的美貌赢得了陈后主独特的青睐,但在美国灭绝后,她被乱兵杀害。
[img]190914[/img]
02
张丽华出生在兵家。她的家庭很穷。她的父亲和兄弟以准备草席为生,也就是刘备和刘皇叔的职业生涯。光大二年(公元568年),十岁的张丽华从小就被选入宫中,成为当时皇太子陈叔宝的良迪龚氏(龚贵妃)侍女。我们应该知道,当时世界已经混乱了很长一段时间,自然不会有统一王朝的精致。当然,宫廷选秀节目不能像清朝宫廷戏剧那样精致,秀女的身份也不会局限于有身份的贵族女性。
不久之后,张丽华得到了陈叔宝的临幸,于太建七年(公元575年)为他生下了第四个儿子。不久之后,张丽华为陈叔宝生下了他的第八个儿子陈庄。继位后,陈叔宝将张丽华封为贵妃。张丽华天生聪明,很讨人喜欢,很受陈叔宝的青睐。以往事为例,当时陈叔宝二弟陈叔陵作乱,陈叔宝在乱局中受伤,在承香殿休养。当时其他妃子都不能进去服侍,包括沈婺华皇后,只有张丽华能独自为陈叔宝的日常生活服务。沈婺华是一场悲剧。她一直不受陈叔宝的青睐。当时,陈叔宝的生母柳敬言仍然住在柏梁殿,占据了女王的卧室。沈婺华只能住在求贤殿。
[img]190915[/img]
03
陈叔宝最荒谬的决定是让张丽华陪同上朝。后妃不能干政是历代的铁律,连皇宫与朝堂大臣内外勾结都是重罪,更别说后妃堂而皇了。如果是在统一的王朝,能够做出如此荒谬行为的皇帝早已被大臣的奏本和唾液淹没,也就是说,南北朝的世界混乱将会滋生如此混乱。上朝后,张丽华不是站在皇帝身边,而是坐在皇帝的腿上!更不用说朝堂这样庄严的地方了,即使在公司召开的会议上,谁见过如此公开的示爱行为?是可忍的,是不可忍的?
更糟糕的是,张丽华长期参与议政,逐渐开始干预政务。张丽华在法庭上支持了一群亲信,指示反对她的大臣诬陷他,陈叔宝对张丽华的意见总是听话,所以朝廷的纲纪看不见。@ 隋军大举攻陈,陈叔宝和张丽华都成了阶下之囚。关于张丽华的死有两种说法。一是晋王杨光看到张丽华太漂亮,想当妾。隋朝的长期历史担心它会像妲己一样陷入灾难,所以他主张消除这一隐患;第二,处决张丽华的决定来自杨光本人。无论如何,张丽华香消玉死的结局是注定的。
中国人对“红颜祸水”这个成语并不陌生,每个人都可以举很多例子。比如传说中受夏杰宠爱的姐姐,迷惑商纣的妲己,烽火剧的诸侯,只是为了赢得他们的微笑,南陈张丽华,北齐冯小怜,唐朝杨贵妃,明末陈圆圆..很多人认为是他们蒙蔽了君王的心,导致君王采取了各种不理智的行动,最终导致了国朝的灭亡。事实上,这种观点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也是人们研究历史的一个常见问题——喜欢找背锅侠。
结语
事实上,一个王朝的灭亡是各种原因的结合,正如荀子所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骜不驯。例如南陈的覆灭。要知道当时南陈是偏安一角的小国,各方面都不可能是大隋新兴的对手。隋文帝单说灭国之战就派出了50万大军,当时南陈人口只有200万。我该怎么办?把南陈的毁灭责任推给张丽华或陈后主,只能说这根本不是一种讨论历史的态度。其实张丽华只是一个生不逢时的可怜女人。
10岁进宫15岁生子,张丽华一生经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