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认识朱元璋和刘伯温,
在民间野史传说中,帮助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英雄是刘伯温最著名的。如果诸葛亮很聪明,几乎是恶魔,那么刘伯温就像神一样聪明。他擅长战略和战术,更不用说天文历史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全心全意协助大明国佐建立的有功之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仅仅三年就被朱元璋送回了家乡。奇怪的是,他让人回去了,不久他又叫人回来了。是不是觉得不甘心,想榨干刘伯温的最后一点价值?
[img]190621[/img]
刘伯温出生在福地南田。他从小就很聪明。他涉猎各种各样的理论,致力于学习天文学和兵法。23岁时,刘伯温一举考上进士。他为官正义,赢得了许多人的赞誉。不幸的是,他出生时间不合适。元末的君主根本不打算管理这个国家,他的抱负也没有得到展示。
他四隐四仕,最终对这个腐朽堕落的帝国完全失望。回国两年后,朱元璋派孙炎请他出山。虽然他已经50多岁了,但他心中仍然有儒家治国的理想。更重要的是,看看世界上还有谁能成功,他起身来到南京,提出了十八项时事政策。
刘伯温跟随朱元璋仅8年,就做出了轰轰烈烈的事业,帮助朱元璋提出建议,消灭群雄,平静事物,建立明朝。从那以后,他就没有闲着,忙着为新建立的国家建立统治秩序。
[img]190622[/img]
然而,事实上,刘伯温并不像传说中那样神奇,更不用说神计算的力量了。刘伯温最神奇的故事是“西湖望云”,说他很久以前就勘探过南京的天子气,然后朱元璋建都南京。
真实情况是,刘伯温在退休期间曾写过一本名为《郁离子》的书,说今天世界需要一个有能力的国王统一局势,严格的法律,重组礼乐。纵观情况,只有朱元璋表达了同样的愿望,刘伯温选择他并不难理解。如果他不能做出贡献,他怎么能同意出山呢。
[img]190623[/img]
刘伯温之被传得如此之神,我真的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他的顶级老板朱元璋。纵观历代开国皇帝,没有人用上帝的旨意来美化登上皇位的合理性。更何况朱元璋还是出身最低的,要用神话证明自己是天选之子,当皇帝是天命之归。
朱元璋亲自写的《周颠仙传》表面上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多陌生人聚集在他身边帮助他。事实上,他吹嘘自己是上帝选择的人,是绝对的核心。作为江南第一才子,刘伯温怎么能不被他利用呢。碰巧刘伯温精通天文历史,可以炒作。
[img]190624[/img]
而刘伯温的实际功劳并不多,只是众多参谋之一,朱元璋离开他还是可以成功的。更何况刘伯温在朱元璋这里的位置也不算太高。否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不会被称为英雄。他只是象征性地封了一个真诚的叔叔,第二年就让他回家了。
但后来朱元璋又把他“请”了回来,为什么呢?没有他,朝廷需要有人制衡,不能一家人主宰。
[img]190625[/img]
刘伯温是一个诚实的人。即使明朝成立后,他仍然坚持自己一贯的作风。他做事正直,不在乎冒犯了谁。因此,他为自己建立了许多政敌。
当李长善当宰相时,他周围的人利用他的力量贪污了法律。刘伯温没有给他任何面子。在他的求情下,他仍然处理了自己的亲信。当朱元璋想废除李长善时,他对李长善说了好话,认为他有很高的信誉和能力,但他仍然无法移动。
[img]190626[/img]
李长善辞职后,朱元璋问刘伯温宰相能否从杨宪、王广阳、胡卫勇中选出。结果,刘伯温说,这些受欢迎程度不高,不能承担重大责任。事实证明,刘伯温看得很透彻。但此时,朱元璋先后任命了这三个人,这表明他不信任他。
当胡伟勇成为首相时,李长山、徐达、刘伯温等人都淡出了权力中心。胡伟勇在法庭上逐渐崛起,成为一个家庭的主导地位。此外,这个人很难抓住错误,所以朱元璋更加不安。
这时,朱元璋需要有人帮他制衡胡,敢于直言不讳的刘伯温成了最合适的候选人。反正朝中的人都被他冒犯了,朱元璋也不用担心他会结党营私。有了他,就会坚持“公心”二字,纠正百官错漏。
说到了@ 刘伯温成了朱元璋手中的利剑!
刘伯温已经老了,回家了。 朱元璋为什么要请他回朝代?朱元璋为什么要请他回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