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朱温是如何摧毁唐朝并建立后梁政权的?

说到朱温,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下面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唐末,潘振割据,宦官专权,牛力党争相交织在一起,导致政治极度腐败,苛捐杂税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极其贫困,农民起义的大风暴即将来临。

黄巢起义

公元874年,濮州人王仙芝聚集了1000多人在长垣起义,因为他无法忍受朝廷的重税。王仙芝率领人民打败唐天平节使薛崇,占领濮州。曹州黄巢率领数千人回应。几个月后,起义军发展到1万多人,占领了山东,转向河南。

公元878年,王仙芝死于黄梅,所有下属都投靠黄巢。黄巢被推荐为黄王。后来,黄巢率领军队南下,军队规模发展到10多万人。后来,他发布通知,宣布朝廷腐败,欺负人民,开始向北挥手。11月,他征服了唐都长安。唐熙宗率领残疾官员逃往成都。黄巢在长安登基成为皇帝,建立了大齐。

[img]188543[/img]

大齐灭亡

大齐政权成立后不久,黄巢和义军首领变得骄傲自满,认为世界已经牢牢掌控在他们手中,没有追求唐朝的残余力量,也没有有效地建立基地,给唐军留下了喘息的机会。虽然唐朝的政权濒临灭亡,但毕竟名义上还是顺应了天诏。缓过神来的唐熙宗不仅邀请了沙陀贵族李克用的4万大军帮助镇压齐军,还成功诱降了黄巢将领朱文。

后齐军战败退役,被围困长安两年。城里的粮草断绝了,军队疲惫不堪。在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黄巢不能带领士兵撤出长安城,向东转移。然而,在陈州的第一线,他遭到了唐军的顽强阻挡。双方战斗了300多天,齐军被唐军包围,伤亡惨重。

公元885年,尚让、葛从周等部分大齐将领纷纷投降唐朝,大大削弱了齐军的兵力。6月,在朱文和李克用的追赶下,黄巢率领残余部分泰山虎狼谷自杀。刚刚建立的大齐政权退出了历史舞台。

[img]188544[/img]

扫除障碍并合并世界

朱温因平定黄巢作乱有功,被唐熙宗重用,变成宣武节度使。当黄巢率领叛军攻击朱温守卫的汴州时,朱温寡输给了公众。他曾向李克用求助。在李克用的帮助下解决了被围困的问题后,朱温表面上热情地招待了李克用。事实上,他想秘密谋杀李克用,以夺取他的领土。李克在亲信的帮助下逃回晋阳。从那时起,他们结下了深深的仇恨。

后来,朱温拉拢忠武节,使赵一举消灭了横行河南的蔡州节,使秦宗权解除了后顾之忧。然后朱温开始向东北扩张,实力不断扩大,超过了河东的李克用。

当朱温扫除东西障碍,并入世界时,应宰相崔胤的邀请,他带兵入关,屠杀宦官。唐昭宗匆匆逃离。在宦官的带领下,他去了凤翔节,使李茂贞。李茂贞和朱温的实力差距太大,很快就被占领了。朱温牢牢控制了唐昭宗,唐朝的政权完全控制在朱温手中。

[img]188545[/img]

公元902年,朱温衰兵逼近晋阳,李克用连战连败,最终拼命守住晋阳,保住了根本之地,此后李克用再也不敢再与朱温抗衡了。

唐朝灭亡,建立后梁

在消除了所有的外部障碍后,朱温不仅开始了皇帝的梦想,而且立即付诸实践。他派人暗杀了首相崔胤,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同年8月,他还派人杀死了唐昭宗。李朱,第九个儿子,只有13岁,被称为唐哀帝。然后朱温屠杀了唐氏宗族,处决了当时朝廷的30多名主要官员,并将尸体扔进了黄河。

公元907年,朱文强迫哀悼皇帝退位,自称皇帝,国号梁,历史上被称为后梁,朱文是梁太祖。到目前为止,历史上唐朝盛世的唐朝已经结束,289年的唐朝已经灭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的大分裂时代——五代十国。


朱温是如何摧毁唐朝并建立后梁政权的?朱温是如何摧毁唐朝并建立后梁政权的?

,,,,,

  • 宋武帝刘裕进行了几次北伐?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 刘裕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建立者,历史上的宋国共有三个,一是微子启在殷商灭亡后建立的宋国。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刘裕创立的...

  • 宋武帝刘裕因赌博债差点被杀 他是怎么逃脱的?
  • 皇帝也是一个人,也有自己的个人喜好!历史上,有些皇帝愿意做木工,比如明朝的朱学校;有些皇帝喜欢喝酒,比如明朝的朱义军...

  • 为什么宋武帝刘裕北伐失败?皇帝梦凌驾于统一大业
  • 北伐失败,刘裕将皇帝梦凌驾于统一河山大业之上,在争权夺利的政治竞争中失败。 100多年来,东晋北伐多次,均以失败告终。离...

  • 揭露盐贩子黄巢的秘密:如何将300年大唐逼到灭亡边缘
  • 公元881年1月16日,黄巢登上长安皇帝宝座,国名大齐。然而,像大多数农民领袖一样,他的皇帝在官方历史上并没有为自己赢得一...

  • 南朝第一帝刘裕:杀六帝开创南朝 千古第一人
  • “斜阳草树,普通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想那一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南宋大诗人辛弃疾诗中的寄奴是南朝第一帝刘裕。...

  • 后梁第二任皇帝朱友贵:历史上唯一的军妓生皇帝
  • 各种史籍的记载对朱友琏的出生都是一致的。“新五代史”称“友贵,太祖初镇宣武,略地宋,亳间,与逆旅妇女野合而生”;《旧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