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刘娥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们继续往下看。
说到宋仁宗赵真,人生经历的神秘也是我们在小说和戏剧中经常听到的“狸猫换王子”的故事。然而,想和大家谈谈的不是“王子”,而是宋真宗第三任皇后刘娥,她的主角是“换王子”。
“狸猫换太子” 她堪称一代奸妃
“狸猫换王子”的故事发生在宋真宗的后宫。刘妃和李妃同时怀孕了。当时,真宗的第二任皇后郭氏去世了,这两个妃子很有可能成为皇后。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刘妃把李妃的王子换成了一只狸猫。
李妃因为生下了恶魔,被真宗打进了冷宫。刘妃不久生下一个男婴,被列为王子。几年后,刘皇后的儿子去世了,真宗没有孩子。最后,他不得不继承其他兄弟的儿子。巧合的是,这个继任者的孩子是李妃生下的王子。他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宫殿,登上了王位,认出了冷宫里的生母。
刘太后一开始做的所有坏事都被供认了。看到事情被揭露,已经成为太后的刘妃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这一切。在这个故事中,刘妃做了所有的坏事。为了登上后位,让儿子成为王子,她一步一步地计划和陷害妃子,她甚至没有放过婴儿。虽然她成为了太后,但她无法逃脱正义的审判。
[img]186159[/img]
从孤女反击到赢得圣宠的皇后
事实上,刘娥也应该出生在一个官方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然而,在她出生后不久,她的父母因某种原因去世了。刘娥失去父母后,被寄养在母亲的家中。
寄人篱下的生活,想必也是艰难的,刘娥早早就出来卖艺,嫁给了当地一位银匠龚美。后来,随着丈夫来到京师谋生,机缘之下,被当时还是韩王的赵恒看中,非常得宠。赵恒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宋太宗得知赵恒与来历不明的民间女子混在一起,愤怒地将刘娥赶出了政府。但赵恒真的很喜欢刘娥,左右权衡,把她偷偷地放在别处,开始了十多年的“金屋藏娇”之路。
直到赵恒即位,即宋真宗,刘娥才被他带进宫殿。但在她入宫之初,刘娥仍然没有名字。她等了好几年,最后在公元1004年被正式授予美女称号。有了第一次密封,晋封就更顺利了。
公元1007年,宋真宗的第二任皇后郭死亡,立后问题提上议程。从真宗这边来看,他多年来对刘娥的宠爱没有改变,自然希望能把自己爱的女人列为后;但是,大臣们认为刘娥的身份和地位不堪为一国之母,提议成立出身较高的沈才为后。
真宗将立刘后,莱公及王旦、向敏中都劝,以为是出于侧微,不可能。(司马光《苏水记》)
除了出身,刘娥还有一个问题受到了大臣们的批评,那就是她受到了多年的青睐,但没有生下任何继承人。多年来,真宗的儿子早逝(在这方面,仁宗赵真和他的父亲非常相似),继承人的问题也受到大臣们的担忧。如果刘娥能生下继承人,最好是王子,那么她的出身就不再是一个大问题。
[img]186160[/img]
此时,刘娥并不年轻,受宠多年也没能生下继承人。也许她也知道自己怀孕的可能性很低。此时,刘娥周围的宫女李氏得到了真宗的青睐,怀上了真宗的孩子,并成功地生下了宋仁宗赵真。赵真还在襁褓中,她的母亲从宫女李变成了刘娥,刘娥被授予德妃,赵真由刘娥和杨淑妃抚养。
李晨妃生仁宗,后来以为自己的儿子,甚至抚养杨淑妃。(《宋史卷242·列传第一》)
这个操作,说宋真宗根本不知道,阿浅不相信,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这一切都知道,甚至默许这样的行为。毕竟,他真的很想封刘娥为后,如果刘娥成为唯一王子的母亲,这似乎是合乎逻辑的。公元1012年,刘娥正式登记。
没有“狸猫换王子”的跌宕起伏,也没有“奸妃”刘,李妃也没有在冷宫生活。相反,生下赵真的李被封为县君,然后她又生了一个女儿。不幸的是,她去世了,但李的地位也由县君封为才华横溢、婉仪。真宗死后,贵为太后的刘娥晋李顺容。李死前,刘太后晋封她为陈妃。仁宗得知自己的生活经历后,被封为皇后。
宋代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太后
公元1022年,宋真宗去世,王子赵真即位,即宋仁宗。此时,仁宗只有12岁。因此,在遗诏中,他将军国重事的处置权交给了刘娥,刘娥也成为宋朝第一位临时统治的女主人。
[img]186161[/img]
让我们来看看刘娥临朝期间做了什么。
发行交子。刘娥执政期间,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主持发行,比西方纸币早了600多年。缓解朋友的问题。自真宗朝末年以来,朋党问题日益激烈,包括刘娥本人也经历了天禧年间的党争。于是她让众臣把亲信亲族的名字呈上来,画成图片,升职封赏时对比这张图片,防止某个朋党势力过盛。天书运动的结束。这也是泰山封禅运动,从真宗朝兴起,劳民伤财,国力衰退。刘娥临朝后,将“天书”与真宗一起埋葬,结束了这场荒谬的运动。除此之外,一些造福国家和人民的日常措施也没有减少。首先,无论刘娥是否有更大的雄心壮志,只有朝代执政所采取的这些政治措施,才能解决真宗朝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稳定仁宗年轻时宋朝的稳定,为仁宗未来的亲政和“仁宗盛治”奠定重要基础。
作为太后临朝称制的刘娥,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她与权力的平衡和欲望。从西汉的吕雉、王政君,到东汉的邓绥、唐代的武则天等等,宋朝的大臣们不得不担心,刘娥创造了宋朝的先例,是否会重蹈武后等人的覆辙。毕竟,权力是如此有吸引力。
刘娥没有免俗,她曾经被感动过。公元1024年,她穿着枪衣接受了宋仁宗和大臣们的皇后尊号;有人问大臣们对唐代武后有什么看法;一些朝臣写信给刘娥“行武后故事”,并献上了《武后临朝图》;公元1033年,我想穿着枪服去太庙行祭祀仪式..
尽管如此,她还是没有迈出最后一步——称帝。有人评价她是“有吕武才,没有吕武之恶”,但阿浅认为,如果刘娥“称帝”的客观条件不成熟,也不是不可能称帝。
刘娥出身低微,朝中没有稳定强大的家族势力支持,唯一的哥哥还是认出来的,靠的是刘娥的遮荫。
宋朝吸取了前朝的教训,限制了外戚的力量。即使刘娥出生在一个世家高族,民族也不能担任重要的核心官职。士大夫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宋代的士大夫和建议者都有很高的权力和地位。当他们变得强硬时,他们甚至不给皇帝面子,更不用说临朝的太后了。另一方面,如果周围条件成熟,没有上述因素的限制,刘娥会效仿武后吗?甚至影响到整个宋朝未来的发展趋势?阿浅说
[img]186162[/img]
从蜀地孤女,藏在宫外十几年,到中宫之主的皇后之尊,如果刘娥只是空虚而美丽,那么她的年华流逝后基本上就没有优势了,更不用说让宋真宗坚持把她放在后面了。她的个人能力不容忽视,无论是与真宗相处的能力,还是后期协助真宗处理政府、获得依赖和信任的能力。当然,她也有一个问题,即临朝称制的女主人不能放弃——她不能停止权力,但幸运的是,她在宋朝,有很好的限制和规范,确实有小问题,但毕竟,她仍然有缺陷。
刘娥的晋升之路是什么?她为什么能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