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给大家带来好妃子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继续往下看。
康熙五十三年,在康熙皇帝巡视热河的路上,发生了一起“杀鹰事件”。康熙皇帝非常生气,立即打电话给所有的王子,责骂八个兄弟“是辛库婊子出生的,从小就很危险。”八个兄弟的生母是康熙皇帝的公主魏,《清朝圣祖记录》中记载的责骂无疑是指公主的低背景和厌恶的语气。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清代辛人库在哪里?
很多人都知道辛者库,主要是从小说、电视剧中,剧中的辛者库大多是犯罪宫人的地方,这也让很多人误解了辛者库似乎只有罪人,但事实并非如此。
辛人库实际上是清朝的一种包装组织,包装是皇室的仆人,也就是说,辛人库中的人是清朝皇室的仆人。它分为两类,一类是最初的仆人,另一类是因罪而被指控的辛人库。大多数辛人库都是正常的领导人,少数人因为罪而进入辛人库。换句话说,辛人库包含了罪奴,而罪奴并不是辛人库的全部。
辛者库中的这些女性每年都需要通过内务府选秀被分配到各个宫殿服务。有些人可以在一定年龄后释放宫殿,而另一些人则受到皇帝的青睐。幸运的是,他们可能成为主人的母亲。良妃魏氏就是后来的情况。
良妃到底是什么样的出身?
由于良妃来自辛者库,她的背景有阿浅前面提到的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正常的辛者库包衣,另一种是罪恶辛者库包衣。看看良妃的父亲,名叫阿布奈,记录为正五品内管领,但真的是这样吗?
巧合的是,康熙时期有一位名叫阿布奈的察哈尔亲王。察哈尔亲王阿布奈的父亲是察哈尔可汗林丹汗,母亲是大福晋,后来嫁给了皇太极,被称为林趾宫贵妃,阿布奈是林丹汗的遗产。八年来,顺治袭封察哈尔亲王。在康熙时期,由于多年不朝圣,王爵被削减,盛京被囚禁。康熙十四年时,他的儿子发动叛乱,被清廷平定。若良妃的父亲阿布奈是这位亲王,那么她的人生经历就是有可能因罪进入辛者库,即所谓的辛者库罪籍包衣出身。
[img]186083[/img]
另一种关于良妃家族背景的说法来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的记载。这段记载中的阿布奈是包衣总领,原本是觉禅氏,几代人都是内管领袖。天聪年间属于清廷。这句话更符合《清史稿》中的记载。
珊瑚柱,正黄旗包衣人,世居佛阿拉地,天聪时来回,原膳房总领。他的儿子都是波纹的,原来是内管领。孙都尔柏和阿布奈,俱原来的内管领,他的布奈,原来的膳食房总领。
根据第一个巧合,康熙皇帝的前脚刚刚绞死了阿布奈,后脚就把她带到了她身边。从安全的角度来看,这是不合理的。毕竟,她并不年轻。她是一个有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人。良妃更有可能来自一个普通的辛士库包衣家庭。
康熙皇帝真的讨厌良妃吗?
如果像《清圣祖实录》中记载的那样,康熙皇帝应该讨厌良妃。毕竟,如果他有一种爱,他只应该责怪八个哥哥,而不是涉及良妃。不要做出判断。让我们先看看后宫良妃的情况。
[img]186084[/img]
康熙皇帝对待后妃非常慷慨。许多后妃生完孩子后得不到好的位置。此外,他喜欢批量密封。如果他出生后不久就没有强烈的存在感,他很可能会被遗忘,密封也很遥远。
康熙皇帝的前两个大型密封后宫位于康熙16年和康熙20年。良妃第一次出生于康熙20年2月。她生下了八个哥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个密封没有赶上。康熙20年12月的第二个密封仍然没有魏的份额。与此同时,由于魏的地位太低,八个哥哥的抚养被交给了惠妃纳喇氏。
就这样,魏氏一直以妾的身份在康熙皇帝的后宫,直到康熙三十九年。今年,康熙皇帝把魏氏封为嫔妃,封为“良”。“良”字意味着善良和美丽。这个封不是单独为魏氏准备的。17岁的瓜尔佳氏和她一起被封为嫔妃,也就是后来的和妃(敦怡皇妃)。
卫氏封妃的时间没有详细记载,但根据康熙45年清朝皇室最后通牒的记载,当时卫氏仍然是一个好妻子,直到卫氏康熙51年去世,才没有大规模的封妃。据推测,康熙45-51年之间是一个单独的封妃,最后一个是我们熟悉的德妃乌雅氏,康熙18年被封为妃子。
康熙五十一年,良妃去世。据《康熙皇帝日常生活登记》记载,康熙皇帝亲自主持了良妃初满月祭祀举哀仪式。
十九日,德胜门未时进入神武门,参观宁寿宫,问安回宫。申时,东华门出朝阳门至良妃灵前,奠酒哀悼回宫。
事实上,在和你谈了这么多之后,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康熙皇帝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厌恶。康熙皇帝有很多妃子。根据他对妃子的“吝啬”程度,很少有人能在他死前被授予妃子的称号。
[img]186085[/img]
一方面,八哥尹琪受到康熙皇帝的青睐,但另一方面,康熙皇帝并不讨厌良妃,相反,他喜欢它。否则,即使你再喜欢八个哥哥,你也不会有一个昂贵的母亲和儿子。因此,在康熙后宫的妃子中,公主是一个更幸运的存在。
来自《清圣祖实录》这句“辛者库婊子”,很有可能雍正帝成功登基后,为了抹黑当年夺位时的劲敌八哥胤儿,毕竟八哥当年的实力不容小觑,曾经是大臣们想要支持的对象。因此,良妃参与其中,获得了“辛者库婊子”的声誉。
良妃是什么样的出身?康熙帝恨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