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尹仁的地位其实是牢不可破的。这个孩子是赫舍里皇后的儿子,赫舍里皇后和康熙是原配夫妻。可以说,赫舍里皇后是康熙众多媳妇中最受爱的。
可怜的赫舍里皇后在生下太子胤仁后去世了。为了纪念赫舍里皇后,康熙果断地将2岁的胤仁立为太子。
为什么说胤仁地位稳定?除了赫舍里皇后的关系,朝中重臣索额图也是太子胤仁的坚定支持者。
索额图是赫舍里皇后的叔叔,自然是100%支持自己家的王子。此外,索额图赢得了康熙的赞赏。当你抓住鳌拜时,索额图是一个重要的英雄。
还有一点,王子尹仁本身还是很有进取心的。他从小就得到了著名文武大师的指导,是文武双全的典范。而且,他学习不好,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继任者。
有康熙对妻子的依恋,有权臣的大力支持,再加上他的竞争。太子尹仁没有理由被废除,但历史喜欢和我们开玩笑。尹仁不仅被废除了,而且被废除了两次。
[img]186067[/img]
康熙第一次废太子,带着夺取王子的方式。
太子胤仁有这么多理由不废除,但康熙还是对他做了。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自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康熙8岁登基,当了61年皇帝,69岁去世。他有34个儿子,其中25个长大了,9个参加了夺权。
这组数据确实令人震惊。随着康熙年龄的增长,王子们也长大了。康熙去世时,雍正继位45岁,尹仁快50岁了。
在古代,医疗条件很差。即使你活到50岁,你也可以凑合着,而这些王子在这么大的年纪就得考虑夺取自己的权利。想想竞争有多激烈。
[img]186068[/img]
年轻的时候,没有人能撼动太子胤仁的地位,但是随着弟弟们的成长,大家都有了夺权的心思,那么问题就大发了。
这些皇帝一起工作,每隔一段时间就跑到康熙耳边,说两句太子尹仁的坏话。起初,康熙并不在乎,但每个王子都在说尹仁的坏话,这并不简单。
康熙认为,一定是尹仁做了一些看不见的活动,才会引起公众的愤怒。因此,康熙越来越讨厌尹仁,这也是他第一次废弃太子尹仁的原因。
[img]186069[/img]
第二次废太子胤仁,是胤仁涉嫌逼宫。
康熙不知道的是,当时所有的兄弟都把矛头一致对外。只有把王子尹仁拉下马,他们的王子才能公平竞争。
也就是说,在太子胤仁统治期间,其他皇子的共同敌人是太子胤仁。一旦太子胤仁下台,这些兄弟就是八仙过海展示自己的神奇力量。
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夺取王位,把尹仁赶下舞台,这只是他们斗争的第一步。尹仁倒台后,康熙没想到这些兄弟争夺储君地位的激烈程度。
康熙以为自己能控制局面,让大家好好试试。结果,哥哥们的战斗上升到白热化阶段,完全超出了康熙的预测。如果这样做,康熙能否结束是个大问题。
为此,康熙不得不再次将尹仁扶上王子的位置,以平息夺取王位的争端。但事情已经开始了。有这么容易停下来吗?显然不是。
[img]186070[/img]
阿哥们发现太子胤仁又回来了,他们暂时放下了矛盾,再次把矛头朝向太子胤仁。
尹仁不是傻瓜。当他第一次争夺法官时,大靠山索额图被这些兄弟赶下了舞台。如果他再次上位,他自然会被这些人压制。
为此,尹仁主动发起进攻,但这次他的进攻对象不是王子,难度系数太大,他主要是针对康熙的。
康熙是什么样的人物?看到这个男孩有李世民和李承乾的意思,他干脆又废了太子胤仁,再也不废了他。也许这个孩子会废了康熙。
[img]186071[/img]
康熙本人造成了两次废除的悲剧。
康熙雄才大略,但也比较好色,后宫里有几百个美女,光有名的妃子就有五六十人,其中还有几对姐妹花。
如此庞大的后宫基础保证了康熙子女的繁殖。康熙不缺儿子,也不缺聪明的儿子。在历代君王中,除了曹操,康熙可能是儿子的出息率如此之高。
这么多聪明的儿子逐渐长大,你让太子尹仁该怎么办?显然,当时太子尹仁的处境非常困难。他要么保护自己,要么反击。
自我保护显然不够强大,双拳难敌四手,更别说几十个拳头瞄准了你,就像你拿着AK47和加特林单挑一样。
反击似乎是尹仁唯一的出路,但康熙两次反击都站在了尹仁的对立面。所以尹仁肯定会输,但我觉得尹仁可以,至少反抗过。
这是康熙本人造成的问题。他生了这么多聪明的儿子,都提拔了。君王和亲王封了好几个,成了王子的强大威胁。你怎么能让王子做到呢?
[img]186072[/img]
总结:两次废立不是多余的。
康熙第一次立太子尹仁,主要是因为他看到了爱妻赫舍里皇后的脸。第一次废太子,康熙被皇子骗了,对太子充满了怨恨。
第二次立太子,主要是因为夺权情况失控。康熙为了稳定局面,又把太子胤仁拉出来当挡箭牌。
第二次废太子,那是太子胤仁觉醒,不想再坐以待毙,选择了搏斗,自行车变成了摩托车,结果自行车也被放进去了。
每次被废除,康熙都有自己的理由,绝对没有多余的意义。但总是让一个人感到奇怪,尤其是在第一次废除王子后,然后建立别人,纯粹是为了利用尹仁。
参考资料:清史稿
太子胤仁的地位真的牢不可破吗? 康熙真的恨这个儿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