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杀吕伯豪,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今天要写的是三国最大的争议之一。曹操杀了吕伯豪一家。真相是什么历史?让我们回到小说《三国演义》的第四次:废汉帝陈留践
谋董贼孟德献刀。这一次,曹操暗杀董卓失败,直接成为曹跑跑,在中牟县被县长陈宫抓住。当时董卓已经发布了悬赏令,画影图,捉拿曹操。擒献者,赏千金,封万户侯;窝藏者同罪。但是陈宫哪里是见利忘义的人呢?当他听说曹操是刺杀董卓的壮士时,他立刻成了粉丝。不仅放人,还成了曹操的小跟班。也就是终于拿到的乌纱帽都不要了,跟着曹操走遍天涯。
[img]184644[/img]
据说他们一路骑马,很快就来到了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豪家。那时已晚,老朋友来了,吕伯豪冒着杀头的危险,毅然收留了前来投宿的曹操,以宾主之礼相待。进屋也不能干巴巴的聊天,怎么说也得弄桌硬菜啊,吕伯豪便主动到远处的村外买酒,先让曹操陈宫各自回家休息。但就在吕伯奢离开后,曹操的身份是逃犯,遇到一点风吹草动就心虚。晚上,他突然听到外面有磨刀的声音。似乎有人静静地说话,浑身冒冷汗,心想坏了。他们想杀了我并得到奖励吗。此外,吕伯豪也不是自己的亲戚,刚出门还很匆忙,也许这个老小子去报官了。曹操多疑,他哪里愿意坐以待毙?想着不是你死就是我死,干脆我先把你收拾干净。
[img]184645[/img]
于是我拿出一把随身的剑,直冲出去,看到吕家不问青红皂白的劈刺。可怜的是,吕家老少八口人,连没有绑鸡的妇女和儿童都不放过。血溅当场气绝身亡。但就在曹操长出一口气,以为解除危险的时候,突然听到厨房后面有噪音,还有人活着吗?曹操一句话也没说,拿着剑冲了过去,现场突然让曹操的心像成千上万的钢针,喉咙突然像什么东西堵塞,原来他看到一只大黑猪,想逃跑绳子逃跑,然后充满血曹操明白,原来吕家半夜磨刀是杀猪招待自己,杀错了人,有多少人?曹操狠狠地闭上了眼睛。怎么办?曹操真的不是一个普通人。他强行压制了无尽的悔恨和愧疚。相反,他果断地决定留在青山上,不怕没有柴火。到目前为止,多说无益,还是为以后做打算吧。
[img]184646[/img]
这本书的描述很精彩,但每次读到这里都在想,罗贯中吃过猪肉,但肯定没见过杀猪。要知道猪有四绝,被宰杀前一定要大喊大叫。你认为曹操能听到磨刀的声音和人语,但他听不到猪的嚎叫吗?不管怎样,书中说陈宫当时为了生活而被吓傻了。曹操带着老伙计连夜逃跑。不幸的是,他遇到了吕伯奢,他骑着驴子,高兴地买了酒。可怜的老人,还不知道家里的悲惨。对曹操说:“孟德,酒终于买到了。别走,快回去吃肉喝酒,好好唠叨”。
[img]184647[/img]
书中说:“贤侄和使君为什么要去?操说:“被罪的人,不敢长久居住。伯奢说:“我已经命令家人宰一猪相钱,贤侄,使君何恨一夜?速请转骑。操不顾,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说:“这个来者是谁?”伯奢回头一看,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宫大惊说:“适才误耳,今天是什么?“以前杀人是误杀,现在误会解除了,你为什么要杀人?曹操低头思存了很久,仰天长啸,说出那句千古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我宁愿为别人难过,也不愿为别人难过。当陈宫看到吕伯豪一家九口的头一个个落地时,你屠夫的头可以抬得很高。当你说这些话时,你是如此的安全和宽宏大量,正义,冷血和无情,自私,而不是明主尔。于是两人分道扬镳,曹操见事至今无法挽回,以后不得不私下相投。
[img]184648[/img]
《三国演义》中的这一段,真的把曹操多疑、凶残、狡猾的一系列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但我们要知道,桥段越精彩,就越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曹操杀吕伯奢有这段话吗?事实上,这也是三国历史上最大的争议之一。怎么讲呢?可以清楚地告诉大家,吕伯豪历史上真的有这个人,他们的家人真的被曹操杀了。但奇怪的是,曹操的故事其实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三国演义》只是其中之一。
[img]184649[/img]
正史《魏书》说:曹操逃出京城后,确实来到了吕伯豪家。当时,吕伯豪不在家。当他的儿子和客人看到曹操只有一个人时,他们发出了恶意,杀人抢劫,甚至抢劫了曹操的马和随身携带的金银软件。曹操看到这件事受不了,就拿着利剑把这些人都杀了干净。在这个版本中,曹操的杀戮是自卫和合理的。可以说,问题是《魏书》是曹魏政权的官方史书。曹操是个大老板。他必须努力美化曹操。即使他有罪,你也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粉饰他。关于这一说法,三国志引用了更多的民间书籍,说曹操来到吕伯豪家,吕伯豪真的不在,他的几个儿子对曹操很有礼貌。但曹操多疑,他认为自己现在是逃犯,这些人对自己如此亲热,一定有猫腻。于是在月黑风高的夜晚连杀八人,而且极其伤感地说:宁我负人,无人负我。
[img]184650[/img]
另一本关于三国正史以外的史料《孙盛杂记》的书中说: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便夜杀之。既然伤心地说:“宁我负人,别人负我!另外,作者孙盛是晋朝历史学家,写历史非常严谨。他写历史的时候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当朝权臣桓温打败仗时,孙盛如实记载桓温怒不可遏。通过他儿子的谣言说,如果你不改写,你会被全门抄袭。但孙盛一点也不怕,杀就杀,史书就是要如实写,他写的这一段千万不要当野史听。虽然这三个版本的细节不同,但你可以比较一下。首先,曹操杀人的动机不同,其次,这似乎与陈宫无关。最后,各种史料都没有说曹操终于杀了吕伯奢。其实客观来说,曹操是历史上才华横溢的“英雄”(其实“枭雄”更准确),但他的绝代才华掩盖不了他的残忍和过错。说实话,如果曹操当时不残忍狡猾,他能为儿孙打下江山吗?您说是吧?
作为三国最大的争议之一 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的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