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最著名的战役是什么?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人物的名字,比较难读。他叫无丘俭(Guànqiū Jiǎn,?-255年),字仲恭,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他继承了父亲不丘兴(曾任武威太守)的头衔高阳乡侯,任平原侯文学。

黄初七年(226年),魏明帝曹睿即位,无丘俭先后任尚书郎、羽林监。他曾在东宫工作,受到曹睿的亲待。后来出任洛阳典农,魏明帝曹睿大兴土木,无丘俭上疏说:按照愚臣的观点,吴、蜀二贼应该是世界上第一个被消灭的,最重要的是丰衣足食。假如二贼不被消灭,老百姓饥寒交迫,即使宫殿再美,也没有好处。曹睿非常认同上疏的上疏,所以他被提拔成荆州刺史。

青龙三年(235年),无丘俭被任命为幽州刺史,加入辽将军、使持节、护乌丸校尉等职务。

青龙四年(236年),无丘节俭率兵攻打自称燕王的公孙渊,却被公孙渊打败。景初元年(237年),司马懿再次攻打公孙渊,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辽东终于平定下来。无丘节俭的战功被封为安邑侯。

[img]184248[/img]

最著名的是他的第二次高句丽之战,这是中原王朝对东北地区历史上最遥远的讨论。魏的势力远远落后于俄罗斯沿海地区,属于高句丽统辖的朝鲜半岛岭东,也属于乐浪和带方两县。高句丽遭遇了几次灾难,幸运地生存了下来。在接下来的40多年里,高句丽不敢再入侵辽东,经常向魏、晋纳表达部长,过着和平的生活。

第一次是前五年(244年),无丘节带步骑兵1万人出玄炔攻打高句丽,两次在沸水和梁口击败高句丽东川王,将自称有2万人的高句丽军杀死1800多人。东川王和妻子、1000多人一起逃往东沃抑(也叫南沃抑),守卫着坚实的丸都城。

无丘节俭围城后,我看到山城西北部的山很陡,上面的守兵也不多。我采用了避实就虚、正面假攻、西北偷袭的战术,选拔了一些身体强壮、善于攀登的士兵,用武器长绳偷偷爬上悬崖,先杀死上面的守兵,束马悬车,丸都山城被打破。据《三国志》记载,魏兵屠丸都,但是,当初劝说国王不要侵犯魏国的沛人得到了一家网开一面,节俭使诸军不坏其墓,不伐其树,得其妻子,都放过。

[img]184249[/img]

无丘节再征高句丽六年(245年)。随后,无丘节自由丸一带坐镇,无丘节派玄炔太守王琦追沃郁。另一方面,乐浪太守刘茂,带方太守弓进攻,依附于高句丽的不耐烦。王琦的军队追到竹岭,再次打破了东川王余部。随后,魏军杀到沃抑,将协助高句丽的邑落一起攻破,杀死3000多人。东川王再次逃入北沃抑,魏军进一步追讨。但高句丽王终于在下属的忠诚保卫下杀死了一小队魏军。 王琦军主力进一步向东北行进,一直抵达北沃抑和谨慎的边境地区。而刘茂、弓遵也成功击败了云南各邑,迫使不耐侯举邑降落,将东汉初废弃的临屯郡故地再次纳入地图。从正始六年(245年)到年初,整个征压行动基本结束,最终于正始六年(245年)五月回师凯旋,比如毫丘节等刻石纪功。不久,东川王在逃亡中抑郁死亡。魏军两次征讨,每次都俘获了数千名高句丽人口,并将他们迁往大陆。

嘉平六年(254年)三月,夏侯玄、李峰等重要官员秘密谋求取代司马师元辅的地位。事情曝光后,司马师杀害了夏侯玄和其他全族人民。吴丘节与夏侯玄、李丰平平平友好。他们的死使吴丘节感到不安。同时,他们也感受到了魏明帝的善良,想为曹魏的政权而战。吴丘节的儿子吴丘甸也鼓励他的父亲反抗司马师。

正元二年(255年)正月,无丘俭和文钦谎称自己得到了郭太后的手诏。无丘俭和文钦在寿春举兵讨伐司马师。他们将驻扎在淮南的将军们召集到寿春城,在城西筑坛,以血为盟,留下老弱驻扎在寿春,剩下的5、6万人向西北进入项城附近,文钦率领机动部队在外围建造工事。与此同时,向世界发出公告,揭露司马师的罪恶,并将无丘宗等四子送往东吴寻求外援。

[img]184250[/img]

司马师亲征不丘俭,并派诸葛诞、胡遵、王基等到附近驻守,同时命令各大军不要与不丘俭作战。无丘俭、文钦无法进攻,退役又怕寿春被袭击。但淮南士兵的家人都在北方,所以士气低落,越来越多的士兵投降,只有淮南新农民仍然忠诚。司马师派遣兖州刺史邓艾调任泰山军队1万多人至乐嘉,并要求他示弱引诱不丘俭,司马师帅军队从汝阳潜兵与邓艾见面。文钦不察,率军攻打邓艾,中了司马师设下的诱敌之计,被魏军击败。听到文钦战败的消息后,无丘节俭急忙弃城,乘夜逃跑。走到慎县,左右侍从各自逃命,毫丘俭和幼弟毫丘秀和孙毫丘重藏在草丛中。平民张属射杀无丘节俭,因此被封侯,无丘节俭首次送往洛阳。无丘秀、无丘重和文钦都逃进了东吴。其余均降。事后被三族杀害的无丘节俭。

后来,传说无丘节起兵前,管云曾经经过无丘家的祖墓,靠在树边哀叹道:虽然树木茂盛,但无形可久;虽然纪念碑很美,但没有后可守。玄武藏头,苍龙不足,白虎带尸,朱雀悲哭,四危为备,法当灭族,但两年后应该到了。。


最著名的战役是什么?他最后是怎么死的?最著名的战役是什么?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

  • 曹魏三国史上的智囊团:盘点曹操102名谋士
  • 智囊包括:骨干顾问、重要顾问和各级人员,直到曹操去世。共有102人 九名骨干谋士:荀子、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戏志才、...

  • 曹植,曹魏史上的第一才子,有什么可恨可恨的?
  • 曹植,世人所知,大多来自他的一首小诗《七步诗》,煮豆燃豆荚,豆在釜中哭泣。本来是同根生的,相煎为什么太急?大多数人同...

  • 解密:魏武帝曹操[乱世奸雄]的帽子是怎么来的?
  • 多年来,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曹操始终以乱世奸雄的形象出现在字里行间;在戏剧舞台上,曹操的脸上总是涂着代表奸夫...

  • 解密:为什么魏明帝曹睿坚持杀死皇后和侍从?
  • 《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记载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景初元年(即公元237年),魏明帝曹睿摆驾北园,临行前特意告诉左右千万...

  • 曹魏名将张既:一个鲜为人知却威震边境的国家良臣
  • 16岁时,他成了一名小官员。后来,他举孝廉,但他没有去。曹操当司空的时候,再次征召他,但他没有去。不久,举茂才上任做了...

  • 三国时期的费祎是怎么死的?费祎登仙的故事
  • 费祎是何许人也?如果你很爱看三国时期的故事,想必对他一定不会陌生。如果你不了解三国时期的往事,却看过诸葛亮写的《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