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陈群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他为曹魏的建设做出了什么贡献?

电视剧《军师联盟》中的许多历史人物都是真实的,但对陈群的描述却不敢恭维。剧中,陈群作为曹丕党的联盟者,虽然不擅长权谋,但作为名门,他特别注重礼仪,这与历史事实相去甚远。但我不明白的是,陈群在剧中一切都很谨慎,只有诺诺,与司马懿有着深厚的友谊,一切都听从司马懿的建议,这与历史事实大不相同。那么,让我们来看看长文兄弟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

陈群还小的时候,他的祖父陈实就发现了他的独特之处。刘备出任豫州刺史时,征召陈群为别驾,那就是刘备深知陈群的名气,想见这位人才。将来刘备想去徐州牧的时候,陈群劝阻他分析利弊。然而,刘备不听劝告,坚持带着人们向东前进,准备与袁术斗争。吕布趁机帮袁术夺下邳,导致刘备失败,后悔没有听陈群的劝告。

[img]184181[/img]

后来,陈群加入曹魏阵营,担任西曹椽的职务。当时,有人向曹操推荐了王模和周逵,但陈群站起来反对,但曹操拒绝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真的犯了罪,自杀了。为此,曹操向陈群道歉。后来,陈群向他推荐了几个人,曹操任命了他们。这些人在曹魏阵营做出了很好的贡献,全世界都称赞陈群的好眼光。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即王位后,封陈群为昌武亭侯,迁徙为尚书。与此同时,陈群建制九品中正制,成为历史名制,这也让他一举成名,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它是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实际上是两汉察举制度的延续和发展,或者是察举制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九品中正制实施之初,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其选拔标准家庭道德能力并重;同时,它的实施也剥夺了州县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将官员任免权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曹丕病危时,陈群、曹真、司马懿受遗诏辅政。王子曹睿即位后,陈群进封颍阴侯,增邑500户,前1300户与征东将军曹休、中军将军曹真、抚军将军司马懿同开。

[img]184182[/img]

青龙三年(235年),曹睿大肆营治宫,百姓失去了农业时利。陈群上疏奏说:“盲目建宫只会衰减国力,让人民过上艰苦的生活。这么大的劳动只会让吴蜀有机会利用。这是一件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大事。希望陛下能好好想想。曹睿回答说:“灭吴,建宫,也可以一起进行,一起完成。灭吴、蜀后,罢兵守城,怎样才能再次征用劳役?你们是司空,和当年建未央宫的萧何一样,自然有建宫的责任啊。”

陈群还说:“现在吴、蜀还没有平定下来,真的不应该大兴土木。人们想做点什么或得到一些东西,没有找不到借口和借口。更何况你是天子,没有人敢违背你的意愿。如果你以前打算拆除武库,你可以说你必须拆除它;如果你将来打算修复它,你可以说你必须修复它。如果你必须做的事情,陛下计划不屈服于臣下的话,但如果你能改变主意,那就不是臣下的力量所能达到的。一开始,汉明帝想建一座德阳殿。钟离意试图劝阻他。汉明帝听从了他的意见,但后来他开始建造。宫殿建成后,汉明帝对大臣们说:“如果钟离尚书还在,德阳殿就盖不住了。说,皇帝怎么会害怕一个臣子,其实都是为了普通人。现在臣下不能让陛下注意听我的意见,我离钟离意太远了!于是曹睿有所减省。从陈群这次的大胆建议来看,我们的文长兄根本不知道只有诺诺。

[img]184183[/img]

青龙四年十二月(237年2月),陈群去世,被称为靖侯。他的儿子陈泰嗣任。曹睿追忆陈群的功德,于是将其分配给陈群户邑,并封为一子列侯。四年前(243年),陈群不得不享受曹操寺庙的祭祀。

陈群历仕三代曹操、曹丕、曹睿,以其突出的治世才华,竭尽全力,为曹魏政权礼制和政治制度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前后几次,密陈朝廷得失,每次上演都封隐其事,经常破坏草案文件,时人及其子弟都不知道自己在玩什么。有人嘲笑陈群居位拱默。一开始,诏书上写着,以为名臣奏议,朝士乃见陈群劝事,都叹了口气。王夫之曾说:“魏从陈群之议,置州县中正,以九品进退人才,行之百年,到隋而始易,其选举之道,损失也多了。…然而行之六代却不尝不收人才之用,则抑有道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陈群首创九品中正制的认可。


陈群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他为曹魏的建设做出了什么贡献?陈群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他为曹魏的建设做出了什么贡献?

,,,,,,

  • 关兴简介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次关生
  • 关兴,字安国,蜀龙翔将军。关羽的第二个儿子。荆州失陷后,羽毛被杀。兴和张飞子宝拜为兄弟,先主伐吴,担任蜀汉侍中监军,...

  • 陈群为何会加入曹魏阵营?陈群是如何发奋读书的
  • “陈群字长文”这一句话其实一篇文言文的开头,讲述的是陈群的生平事迹,是《陈群传》的缩减版。了解陈群其人,就得从《陈群传...

  • 曹魏三国史上的智囊团:盘点曹操102名谋士
  • 智囊包括:骨干顾问、重要顾问和各级人员,直到曹操去世。共有102人 九名骨干谋士:荀子、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戏志才、...

  • 曹植,曹魏史上的第一才子,有什么可恨可恨的?
  • 曹植,世人所知,大多来自他的一首小诗《七步诗》,煮豆燃豆荚,豆在釜中哭泣。本来是同根生的,相煎为什么太急?大多数人同...

  • 解密:魏武帝曹操[乱世奸雄]的帽子是怎么来的?
  • 多年来,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曹操始终以乱世奸雄的形象出现在字里行间;在戏剧舞台上,曹操的脸上总是涂着代表奸夫...

  • 解密:为什么魏明帝曹睿坚持杀死皇后和侍从?
  • 《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记载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景初元年(即公元237年),魏明帝曹睿摆驾北园,临行前特意告诉左右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