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古装电视剧《清平乐》的热播让很多观众对宋代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剧中,韩琦、欧阳修等人关心国家,是忠君爱国的典范。夏松很狡猾,有一张奸臣的脸。那么我们能这样想吗:韩琦、欧阳修是君子,夏松是恶棍?其实答案没那么简单。给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有兴趣的朋友来看看。
[img]182428[/img]
韩琦的生活经历与《清平乐》大致相似。他早年在科举考试中以榜首唱歌,然后在官场一路顺风顺水。1040年,“宋夏战争”爆发。32岁的韩琦被派往西北主持军事,担任副总指挥。在“好水川之战”中,韩琦因重大决策失误被宋军击败。然而,宋仁宗珍惜人才,只是让韩琦降职。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北主持军事期间,韩琦与著名将军狄青发生了冲突。当时,韩琦计划斩首狄青手下的一位名叫焦用的将军。狄青卑躬屈膝地对韩琦说:“焦用是个好人。请从轻发落。”韩琦冷冷地笑着说:“东华门外以冠军的名义唱歌的人是个好人。一个武术家也配得上一个好人?”于是他在狄青面前斩首了焦用。
1043年,宋仁宗采纳了范仲淹等人的意见,在中国实施了“庆历新政”。35岁的韩琦成为新政的骨干,担任中央副使。后来,新政失败了,韩琦的职业生涯遭受了重大挫折。他以资政厅学士的身份认识扬州。在当地工作期间,韩琦的表现值得称赞。1056年,韩琦被召回北京大师,历任第三任司令、中央使、中央书门(首相)。
宋仁宗的三个儿子早逝,所以在仁宗朝,皇嗣的问题长期悬而未决。韩琦为相时,宋仁宗年纪大了,经常生病。因此,以韩琦为首的大臣们纷纷上书,要求皇帝尽快立养子赵宗实(宋仁宗的侄子是血缘关系)为皇后继承人。最后,宋仁宗意识到自己这辈子不可能有自己的儿子,于是不得不立赵宗实为王子,改名为赵曙。一年后,宋仁宗去世,赵曙以王子的身份继承了宋英宗的皇位。韩琦也有立功,尤其受到宋英宗的重视。
到目前为止,韩琦的整体表现基本上符合绅士的风格,生活以国家为重。然而,接下来,韩琦的所作所为开始有点被鄙视。
宋英宗即位之初就表现出各种荒谬的行为,比如以身体生病为由拒绝参加宋仁宗的葬礼,等待养母曹太后。曹太后一直对她慷慨的生活感到非常生气,所以她问韩琦如何推荐这样一个人继承王位,并在这种程度上对大银皇帝和母亲不礼貌。然而,令曹太后惊讶的是,一向以谦谦君子自居的韩琦对她说:“如果官家出了什么事,太后你的地位也会不稳定。(如果官家失去了管理,太后也不稳定。)这句话显然有点威胁。曹太后听了之后,脸沉沉地说:“韩相公这是怎么说的,我自然对官家很用心。"(相公是何言,自己更用心。)看到曹太后强硬起来,韩琦也不怂,他接着说:“太后照顾,大家自然照顾。然后转身离开。
韩琦为什么要这样维护宋英宗,甚至毫不犹豫地与曹太后作战?事实上,原因很简单。宋英宗是他全力以赴的候选人。他们互相荣耀,互相损失。如果宋英宗结束了,他的韩琦自然会倒霉。当他们坐在船上时,他们应该尽最大努力保持船的稳定,即使他们撕破了绅士的脸。
因为宋英宗的表现太过分,很多当初支持他即位的朝廷大臣都受不了了,曹太后也有了废帝换人的想法。然而,毕竟曹太后在后宫生活了很长时间,没有太多的政治经验。结果,韩琦作为总理压制了所有的反对意见。与此同时,他甚至吓得告诉曹太后一个大废帝将带来的严重后果。曹太后泪流满面,呜咽着说:“老人身无分文,必须公公当主!”
不久,宋英宗大喊要提升生父濮王赵允的名分。韩琦、欧阳修等人对宋英宗表示赞赏,称濮王为“皇考”。对于马光、贾黯、吕诲、范纯仁、吕大防等人来说,他们主张宋仁宗是“皇考”,濮王只能称得上“皇伯”。这件事在历史上被称为“濮议”。经过18个月的争论,最终的结果是韩琦、欧阳修等宰执大臣获胜。濮王赵允的名字被提升为“皇帝”,他的三个妻子的名字被提升为“后来”。言官吕教无奈地说:“看韩琦的才华,不如霍光、李德裕、丁谓、曹利用,而傲慢的颜色却过去了。霍光、李德裕、丁谓、曹利用等人都是不同历史时期的权臣,他们都做过控制朝政、欺上瞒下、迫害同事的事。韩琦的能力远不如他们,但令人讨厌的程度却远不如这些人。
历史上,在评价宋仁宗一朝的宰执大臣时,夏松经常被归类为头号反派,韩琦、欧阳修等人被列为谦虚绅士。但事实上,如果谈到对国家的贡献,夏松可能不如韩琦和欧阳修。如果党同伐异,不择手段为自己的利益,韩琦、欧阳修等人也不会输给夏松。其实真的很难说谁是君子,谁是恶棍。
宋仁宗周围的恶棍是谁?这个人的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