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废帝,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卓自以和太后同族,有废立意。”
董卓是东汉著名的政治家,与其他政治家明显不同。从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后来的权力,董卓只花了几年时间。这显然不仅仅是运气,那么董卓为自己下了什么样的国际象棋呢?为什么他在废除了年轻的皇帝后没有继位呢?
[img]182143[/img]
董卓不想取而代之,但他的名字不好,根本解决不了舆论的攻击。如果他真的和之前的权力集团明面撕破脸,说明他需要全家人的支持。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正因为如此,董卓暂时选择了抵制自己的欲望。隐藏自己的机会是为了在遇到合适的机会后立即采取行动。此时,董卓必须在刘协和少帝刘辩之间做出选择。刘辩还年轻,容易控制。但董卓选择了聪明的刘协。这背后有什么秘密?
[img]182144[/img]
除了客观因素,董卓认为自己是董太后的族人,废帝的自力更生真的违背了人伦。正因为如此,血缘和伦理的束缚使董卓无法撕开面具。不仅如此,这意味着一旦董卓决定独立,他也将失去董太后相关力量的支持。董卓没有必要在实力成熟之前建立敌人。相比之下,保持实力是最好的选择。
事实上,董卓选择刘协是因为他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虽然刘辩现在很年轻,很容易控制,但孩子们总有一天会长大。当刘辩真正成为皇帝时,他肯定会接受董卓的手术。此外,董卓本人和刘辩没有深厚的感情,他们也没有机会培养感情。
[img]182145[/img]
但董卓和刘协完全不同。董卓曾经救过刘协的命。一旦他成为皇帝,董卓就能登上一人以下一万人以上的位置。在衡量了利弊之后,董卓决定全力支持刘协。
事实上,董卓确实猜对了。刘协继位后,董卓逐渐达到了权力的巅峰。为什么董卓千算万算还是百密一疏?说实话,董卓已经为自己想好了所有的退路,那他为什么还是失败了?
最关键的原因是董卓平时傲慢霸道,得罪了很多人。不仅如此,他还擅长打压异己。几乎所有不同于他政治观点的人都能不同程度地被董卓打压,有些官员甚至被摧毁。
[img]182146[/img]
令人愤怒的是,董卓还容忍甚至教唆他的士兵骚扰人民。这样,董卓就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但他自己却不知道,仍然继续为非作恶的生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当满朝大臣、怀疑董卓已久的皇帝和愤怒的人团结在一起时,董卓完全失去了翻身的机会。即使董卓自己为自己选择了一条康庄大道,他也走进了一条死胡同。
董卓废除少帝后 为什么董卓不直接称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