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千古第一奇人?盛唐名将郭子仪。郭子仪40岁时是朔方节度使,手里拿着10万精兵。安史之乱爆发后,任副宰相、兵部尚书。收复长安后,加司徒官衔,封为国公。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公元758年,他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宰相。公元762年,郭子仪因功进入汾阳郡王。公元779年,郭子仪被皇帝誉为“尚父”,再加上太尉的称号。公元781年,郭子仪去世,朝廷授予太师官衔,并被授予“忠武”称号。而后世史书称赞:“功高盖主,权倾朝野臣”。
[img]180340[/img]
郭子仪传奇而辉煌的一生始于武则天武举第一。
在武则天当权期间,为了消除反对者,军队被清理干净,所有这些都被亲信所取代。武则天的亲信超过了成功和失败。然后,大唐帝国一次又一次地打败了外国战争,军队的战斗力严重下降。鉴于边防压力的急剧增加,武则天在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武术,选拔人才,丰富军队,稳定边防。
九原县是郭子仪致富的地方。郭子仪出生在华州郑县的一个士大夫家庭。郭子仪没有参加文科,而是参加了武科。成为武术冠军后,郭子仪以左卫长史的身份前往首都保护办公室。经过多年的磨练,郭子仪成功成为天德军使和九原太守。
之后老板嫉妒,郭子仪闲着,一直没有重用。闲散的生活养成了郭子仪宠辱不惊、气势磅礴的性格。
[img]180341[/img]
安史之乱是郭子仪命运的转折点。金子总会发光的。郭子仪一直呆在天德军使和九原太守的位置上,直到安史之乱爆发。安史之乱爆发后,大唐帝国外重内轻、平日长的问题完全爆发。
安禄山作为河东节度使,控制了河东北部,对北都太原构成了严重威胁。大唐帝国中央政府急忙想起了闲置多年的郭子仪,于是任命他为朔方节度使,尽最大努力解除安禄山对太原的威胁。
郭子仪深入河北,用自己的力量稳定世界大势。郭子仪没有辜负中央政府的期望,毫不费力地收复了河东。收复河东失地后,他开始收复河北失地。安禄山在河北经营多年,实力相对稳定。此外,河北还有大量的草原胡人,他们全力支持安禄山,这使得郭子仪很难收复河北的计划。
此时,颜真卿兄弟在河北省常山县起兵抵抗安禄山。有一段时间,河北省17个县做出了回应,形势很好。面对如此美好的形势,郭子仪抓住机会深入河北,重创安史叛军,震惊了世界。
盛唐名将郭子仪有哪些功绩?为什么能被皇帝尊为[尚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