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制度中,礼法一直受到统治者的高度赞扬。礼法规定,如果一个国家的重要人物死亡,皇帝需要停止早期来表达他对这个重要人物的哀悼。这种行为被称为“辍学”,辍学和丧葬,有不同的时间限制。
一般来说,如果皇后去世,皇帝将辍学5天以示哀悼。贵妃和贵妃去世需要3天才能辍学。一般来说,辍学5天是最高标准的尊重。在满族和清朝的历史上,除了铁帽王济尔哈朗去世之外,几乎没有真正辍学5天以上的情况。
和皇太极一起长大,成为最早的铁帽王,死后享受唯一的荣誉
[img]178350[/img]
济尔哈朗是建州女真的后裔,他的父亲是建州大汉、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
虽然济尔哈朗只是清太祖的侄子,但他对王子们非常熟悉,因为他从下到下被寄养在皇宫里。尤其是在皇太极,他们是比兄弟更亲密的表弟。
由于年龄相仿,他从小就和皇太极一起玩,就像一个人一样亲密。皇太极也非常信任他,成为皇帝后从未怀疑过他。后来,济尔哈朗的父亲和兄弟反叛,试图推翻努尔哈赤的政权。
努尔哈赤处死了他们,但他没有责怪济尔哈朗,继续对他承担沉重的责任。努尔哈赤的信任让他感到羞愧和感动,并直言不讳地说,他想为努尔哈赤做出贡献。从那以后,他跟随努尔哈赤在战场上战斗,勇敢而进步的战斗风格取得了许多成就。
根据规则,努尔哈赤将他命名为硕贝勒,这是王子所能达到的水平。可以看出,在努尔哈赤的心中,他似乎已经成为了他所重视的儿子。努尔哈赤死后,他的儿子太极继位,济尔哈朗作为新皇帝的守护者,自然会得到奖励。
皇太极直接挥挥手,封他为“和硕郑亲王”。当时全国只有四位亲王,他是最受皇帝青睐的一位。不仅如此,早在努尔哈赤时期,他就已经是四大贝勒之一,现在是四大亲王之一,这说明他在皇室中的地位和意义重大。
皇太极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他英年早逝。因为他死得太突然,他没有留下继位候选人的遗诏。他的兄弟和儿子都想成为皇帝。当所有势力都准备搬家时,济尔哈朗提议让皇九子福继位。
[img]178351[/img]
在他看来,皇帝九子的母亲是来自蒙古最强大部落的博尔济吉特。如果她的儿子成为皇帝,蒙古贵族将尽最大努力帮助满洲政权。与此同时,博尔济吉特与多尔根关系密切。把她的儿子当作皇帝,把多尔根变成敌人,成为朋友,这对政权的稳定非常有利。
就这样,六岁的顺治皇帝继承了王位,他和多尔根成为了顺治的辅助政治大臣,共同帮助幼帝治理国家。正是有了他的存在,我们才能制衡雄心勃勃的英雄精神和多尔根,以确保政权的顺利继承。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济尔哈朗,顺治将错过王位。
顺治皇帝一生中没有做过多少值得说的事情。唯一的办法就是顺利进入海关,将皇宫从奉天城搬到北京。住在北京故宫,他是清朝的主人。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为了进一步扩大领土,宣传国家威望,顺治甚至他的儿子康熙也在不断征服。
[img]178352[/img]
当然,顺治皇帝不会亲自结束。济尔哈朗是他手中最锋利的刀。不管军事上的骨头有多难啃,只要交给济尔哈朗,就没有理由赢。渐渐地,济尔哈朗在军队里的声音越来越高。
结论:多尔根死后,济尔哈朗利用这个机会帮助顺治抓住了多尔根集团的派系,彻底清除了威胁皇权的癌症。不久之后,济尔哈朗也找到了回家的理由,不再参与国家政治。虽然顺治皇帝非常不情愿,但毕竟并不难。
顺治12年,济尔哈朗病逝,享年57岁。顺治皇帝在他缠绵的病床上多次拜访他,现在听到他的死讯更是难过。为了表达对叔叔济尔哈朗的思念和哀悼,他辍学了七天。这个荣誉,纵观满清历史,只有济尔哈朗一个人。
济尔哈朗的身份是什么?他死后辍朝荣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