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皇帝的女儿不担心结婚。事实上,作为皇帝的女儿,公主是高贵的,通常不会嫁给普通人作为妻子。他们的最终归属大多是公卿之家,这形成了皇室和公卿之间的婚姻。
从汉光武帝刘秀到唐太宗李世民,甚至明太祖朱元璋,大多数皇帝都喜欢以“娶女儿”的形式与大臣保持关系。将公主嫁给大臣的儿子,不仅使大臣与皇室的关系更加密切,而且是皇室对大臣家庭的礼貌。
以唐太宗李世民为例。李世民有20个女儿。除了那些没有长大的人,他们都嫁给了英雄的儿子。大女儿襄城公主嫁给了宋国公萧宇的长子萧瑞;七女儿巴陵公主嫁给了柴绍的儿子柴令武;十二女儿清河公主嫁给了程咬金(程知节)的次子程怀亮。此外,房玄龄、杜如晦、高士廉等英雄家庭都娶了李世民的女儿为儿媳。
在李世民的许多女儿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长乐公主。长乐公主名叫李丽质。虽然她排名第五,但她是由长孙皇后出生的,也是李世民的长女。他从小在长孙皇后的膝盖下长大。他7岁时被授予长乐公主称号。李世民爱他的长女,很早就为长乐公主订婚了。徐是长孙无极的长子长孙冲。
长乐公主是长孙皇后生下的第一个女儿。她的身份非常高贵。环顾四周,只有长孙无忌的儿子才是最合适的。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他被授予赵国公称号,在凌烟阁24位英雄中排名第一。他的长子长孙冲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他和长乐公主是一个兄弟姐妹。李世民对他们的婚姻非常满意。
贞观七年,13岁的长乐公主到了结婚年,李世民要求礼部亲自办理公主的婚姻。那一年,除了长乐公主,还有另一位公主结婚了。公主是永嘉公主(后来被改名为房陵公主)。
[img]178176[/img]
虽然永嘉公主是公主,但他不是李世民的女儿,而是李世民的妹妹。永嘉公主是太上皇帝李渊的第六个女儿。她比长乐公主大两岁。她被许配给右卫将军窦的儿子窦奉节。公平地说,窦的家庭还不错。与国叔孙无极家族相比,窦家族是百年大族,长孙家族是当代新贵。
同样是公主,徐家也不容小觑。但是在他们的嫁妆上,差距很大。《资治通鉴》说:
长乐公主将出降,上以公主,皇后所生,特爱之,智有司资送倍于永嘉长公主。
李世民同时嫁给了他的女儿和妹妹。他的女儿是他和长孙皇后直接出生的,而他的妹妹是太上帝和普通人,更喜欢自己的女儿。在准备嫁妆时,她女儿的嫁妆是她妹妹嫁妆的两倍。
礼部有人说了这件事,在朝廷里引起了轩然大波,朝臣们纷纷上书反对。大家都觉得李世民太偏心了,都是公主。他们同年结婚,但待遇相差甚远。
李世民爱自己的女儿,不接受大臣的意见,甚至生气。
这时,魏征求意见。魏征没有直接劝李世民,而是给李世民讲了一个故事。魏征说:
“昔汉明帝想封王子,说:‘我子怎么能和先帝子比呢?’都令半楚,淮阳。”
[img]178177[/img]
听了这话,李世民脸上露出羞耻,然后缩减了长乐公主的嫁妆。这个故事到底是什么意思,能让李世民乖乖听劝?
原来,汉光武帝刘秀有11个儿子,其中刘秀的第四个儿子刘燕(郭圣通出生)被授予淮阳王称号。刘秀的第六个儿子刘英(徐美人出生)被授予楚王称号。刘秀的第七个儿子刘庄(阴丽华出生)最终继承了王位,历史上被称为汉明皇帝。
在汉明帝统治期间,他不得不分封儿子。一些大臣建议按照楚王和淮阳王的标准分封。汉明帝对大臣们说:“我的儿子怎么能和先帝的儿子相比呢?”因此,汉明帝的儿子最终只分封了楚王和淮阳王封地的一半。
这个故事的真相很简单。刘秀是开国皇帝,汉明皇帝刘庄是继承人。刘庄说他的儿子不能比他父亲的儿子好。然而,李渊也是开国皇帝。李世民是继承人。李世民女儿的嫁妆怎么能是李渊女儿的嫁妆的两倍?
听了这个故事,李世民怎么能不羞愧呢?他自称是圣君主,但连汉明帝刘庄都不如。因此,李世民在魏征和满朝大臣面前同意减少女儿的嫁妆。
李世民下朝后,见到长孙皇后,把魏征的话告诉了她。长孙皇后叹了口气:
"妾急闻陛下称重魏征,不如其故,今观其引礼以抑人主之情,是知真社姬之臣!"
[img]178178[/img]
长孙皇后住在后宫。她早就听说魏征受到了李世民的称赞,但她不了解魏征。非常钦佩魏征。魏征是“国家的大臣”。不仅如此,为了表达对魏征的欣赏,长孙皇后不仅同意减少女儿的嫁妆,还委托李世民奖励魏征。李世民应长孙皇后的邀请,以长孙皇后的名义奖励魏征“400美元,400块丝绸”。
作者认为李世民爱他的女儿没有错,但他的妹妹同时结婚了,李世民不应该彼此厚厚。
魏征引用典故劝阻,不仅说明魏征诚实善良,也说明魏征的智慧。
最有趣的是长孙皇后。她听说女儿的嫁妆减少了,不仅赞扬了魏正,还下令奖励她。事实上,如果长孙皇后不奖励魏正,恐怕她会爱自己的女儿,忽视嫂子的责骂。这也是长孙皇后的聪明才智。
李丽质,长乐公主,有多受宠?她嫁的嫁妆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