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17年,李密率领瓦岗军攻打洛阳。杨迪皇帝杨光派王世充率领5万军队与李密作战,李密节节获胜。无奈之下,隋军将领庞宇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派了一支200人的敢死队秘密暗杀李密。如果李密死了,群龙无首,瓦岗军可能会陷入内乱,届时不会自杀。
[img]177547[/img]
这个计划类似于“斩首行动”,
王世充觉得价格不高,愿意试一试。王世充任命庞宇为队长,李大亮为副队长。他们带领200名士兵在夜间离开城市,渡过洛水,寻找机会接近李密的营地账户。没想到,李密早就准备好了。张碧派将军埋伏在通往营地的森林里。当敢死的队伍到达时,他们来到瓮中抓乌龟。@ 庞宇队长逃跑,副队长李大亮和100多名士兵被俘,其余人死亡。斩首完全失败了。
被俘后,他们都很害怕。只有李大亮冷静下来。他对周围的兄弟们说:“生死攸关。如果李密想杀了我们,恐惧就没用了。”李大亮的态度让瓦岗军将军张碧感到惊讶。@ 100多名囚犯全部被杀,只有李大亮被留下。张颉召集李大亮进行了长时间的密切交谈。从那时起,他们成了杀死脖子的朋友。李大亮回到顺瓦岗军。《旧唐书》记载:
100多个同龄人都死了,贼帅张璧见而异,独释与语,然后定交于幕下。
一百多名士兵被杀,只有一生。多年后,这位李大亮成为唐朝的将军,为唐朝捍卫了数百万的土地。
李大亮也是一个著名的家庭。他的祖籍是陇西李氏,与唐高祖李渊是近支。李大亮的曾祖父是北魏的尚书。他的祖父是北魏南岐州的刺史。他的父亲是隋朝朔州总管、武阳县公李充节。李大亮从小就学习文学和武术,受到父亲的重视。
而且说李大亮投奔瓦岗军后,后来李密被王世充打败了,李大亮知道王世充不是英主,于是转投李世民。当时,李世民正在招揽隋朝弃将,听说李大亮来投奔,喜出望外。但李大亮拒绝重用,只愿意从一个县长做起。李世民禀明李渊,李渊任命李大亮为土门县令。陕西省北部大致位于土门县,靠近突厥。李大亮是一名官员,为人民谋福。他散尽家财,帮助当地人民购买种子,带领他们开垦荒地。当地人民连续几年获得丰收。
李渊曾派李世民视察北境,李世民经李大亮治理的土门县时,看到人们丰衣足食,李世民大为惊叹,史说:
[img]177548[/img]
“闻而叹,下书劳之,给马一匹。”-“旧唐书”
李世民对李大亮另眼相看,还亲自给了李大亮一匹马。
后来,当突厥南侵时,李大亮的一个小县长无法与突厥抗衡。他不想欺负县里的人民,所以李大亮独自骑出城市来到突厥军队。李大亮不仅杀了他的马和突厥士兵,还说服他们怜悯人民。突厥人感动得放过了土门县。
李大亮的成就逐渐受到李渊的重视。李渊任命李大亮为金州总管府司马。接下来,李大亮发挥了军事天赋,连续攻占襄阳附近十多座城市,打败了王世充的侄子王宏烈。战后,李大亮晋升为安州刺史。
李世民登基后,李大亮被封为武阳县男,凉州都督,守卫西北。凉州期间发生了一件事,让李世民再次用新的眼光看待李大亮。《资治通鉴》记载:
上遣使到凉州,都督李大亮有佳鹰,使者讽大亮使用。
也就是说,李世民派使者到凉州,看到李大亮有一只很好的鹰,使者建议李大亮把鹰献给李世民。
李世民爱鹰,可谓童老皆知。据《资治通鉴》记载,有一次,李世民得到了一只鹰,非常喜欢,不自觉地把鹰放在肩上逗乐。突然远远地看见魏征过来,李世民怕魏征批评自己无所事事,便把鹰放在怀里藏起来。没想到魏征有事找李世民,两人聊了很久,魏征离开后,风筝已经闷死了。《资治通鉴》云:“征奏事固久不已,风筝死在怀里。”
[img]177549[/img]
李世民爱鹰,使者建议李大亮献鹰,但李大亮没有。李大亮直接给李世民上了一张桌子,说:
陛下久绝游,使者求鹰。若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果他自己擅长,那就是使非他人。-《资治通鉴》
李大亮的意思是:我听说陛下早就不打猎了。如果你让我献鹰是陛下的意思,我认为你是口是心非的。如果不是陛下的意思,那就意味着陛下派的使者有问题,陛下不知道。
按照李大亮的说法,横竖都是李世民的错,说李世民冷汗直流,佩服李大亮的勇气和忠诚,从此信任李大亮。
贞观八年后,吐谷浑入侵凉州,李世民大吃一惊,迅速派李靖出兵御敌。李靖带兵到凉州时,发现李大亮已经带领凉州兵马抵抗吐谷浑。为了捍卫祖国的领土,李大亮在血腥的战场上死了三匹马。当李靖到来时,他们共同努力杀死吐谷浑。因此,李大亮俘虏了20多名吐谷浑王爵,并获得了20多万头牲畜。
[img]177550[/img]
七年后,北方的薛延陀聚集了回吾、漠河等势力,共出兵20万,向南挥兵,横穿沙漠,势如破竹,直接进入关内。李大亮率领灵州4万兵马拼死抵抗,战争惨烈,李大亮手下大部分士兵死伤。在兵部尚书李积带兵到达之前,李大亮尽最大努力拖敌,捍卫了大唐的和平。如果不是李大亮拼命抵抗,北方20万兵马迅速入境,唐朝无法应对,很可能面临第二次“渭水之盟”的尴尬。据说李大亮为捍卫唐朝百万国土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方玄龄曾评价李大亮:“有王陵,周勃节,可靠大事。”
作为唐朝的明相,方玄龄很少对同时代的人有如此高的评价。相反,他非常钦佩李大亮,并将李大亮与周波和王陵进行了比较。不得不说,李大亮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历史人物。
唐朝将军李大亮这辈子经历了什么?他的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