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12年(234年),诸葛武侯死于五丈原。季汉后,刘禅主人迎来了登基以来最大的危机。然而,诸葛武侯在培养和提拔人才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保护刘禅成为了几十年的皇帝。被后人尊为季汉“安全三侯”,是诸葛武侯去世后保卫季汉的著名将军的代表。
[img]176767[/img]
历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蜀书·十三·黄李吕马王张传》中记载:“是时候,邓芝在东,马忠在南,平在北,咸着名迹。”根据陈寿的记载,后人称邓芝、马忠、王平为“安全三侯”。邓芝、马忠、王平都是刘备、诸葛武侯生前培养提拔的季汉重臣。
邓芝
字伯苗,义阳县新野县(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东汉第一英雄邓禹的后代。东汉末年,邓芝迁往益州躲避战争,但没有得到刘章的重用。刘备入主益州后,邓芝历任郫令、广汉太守、尚书。诸葛武侯执政后,邓芝出使东吴,出色恢复了季汉与东吴的联盟关系。
诸葛武侯第一次北伐时,邓芝作为赵云的副将军,假装袭击了这座城市,遏制了曹真的主力军。然而,在接下来的四次北伐中,邓芝的身影在历史书中消失了。诸葛武侯去世后,邓芝被提升为前军师、前将军、兖州刺史、封阳武亭侯,负责季汉东方的防务。他在任期内与东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马忠
[img]176768[/img]
这个名字叫狐多,字德信,巴西阆中人(今四川阆中市)。刘备战败夷陵后,巴西太守命令马忠带领新征兵前往永安支援。刘备非常欣赏马忠,并对尚书令刘巴说:“虽然他死了黄权,但他得到了狐多(马忠)。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圣人。”诸葛武侯执政后,马忠被任命为总理府的门下督。
建兴三年(225年),诸葛武侯平定南中。马忠是南征军东路军的指挥官,杀死了叛军首领朱褒。此后,马忠全年负责季汉西南部,讨平叛乱,赢得了季汉西南部少数民族的青睐。延熙十二年(249年),马忠上任死亡,治理人民“不要在法庭上丧葬,流泪哀悼,为之建庙祭祀。”
王平
都是巴西人(今四川省达州市渠县),有人认为王平可能是汉族。建安二十年(215年),王平跟随部落领导投降曹操,在洛阳住了几年。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在汉中击败曹操,跟随曹操的王平顺从刘备,被任命为牙门将和将军。
[img]176769[/img]
王平在第一次北伐期间帮助马苏守卫街亭,并试图说服马苏改变防守策略。当街亭失败时,王平所有的鼓都在张和面前撤退了。第一次北伐失败后,几乎所有的将军,包括诸葛武侯本人,都被降职了。只有王平被提升为参军、讨寇将军、封亭侯,成为季汉精英飞军的指挥官。
第四次北伐时,已经独立的王平与诸葛武侯合作,打败了司马懿“怕蜀如虎”。建兴十五年(237年),王平封安汉侯,督汉中。延熙七年(244年),曹爽率兵10多万进攻季汉,被兵力不足3万的王平击败,损失惨重。因此,曹爽的威望急剧下降,间接导致曹爽死于司马懿之手。
从诸葛武侯去世到费祎遇刺,邓芝在东,马忠在南,王平在北。三位名将的出色表现,保证了季汉边境几十年的安全。邓芝、马忠、王平后来被季汉封侯,后人称三人为“安全三侯”。
诸葛亮死后,被后人尊为季汉平安三侯的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