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学者死后可以被授予“文正”的头衔,在成就、性格、知识等方面一定是无可挑剔的,或者基本上是完美的。北宋第二个被授予“文正”称号的王丹就是这样一位高级官员。他的性格直到今天才是无法企及的。但毕竟,没有人是完美的。他一生中唯一的污点就是被皇帝贿赂。
王旦出生于后周(957年),因其出生于凌晨,名旦出生。他的家庭是官僚家庭,家风比较好。王旦中进士于980年(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正式开始官僚生涯。值得一提的是,寇准和他也是同年得中的。官僚起步之初,王旦只负责抄写,为大理寺评事。后来到当地江平任知县,直达基层。《宋史王旦传》记载了一个奇怪的故事,说:江平原本不太平,有妖魔鬼怪。但就在王旦上任之前,当地人听到当地鬼魂半夜大喊“相君到了,应该避开”,从此江平再也没有妖怪了。
王旦的上级之一是赵昌言,他肆意行动,下级官僚都害怕,都想取悦他。只有王旦诚实,不人道。相反,赵认为王旦有能力,所以他把女儿嫁给了王旦。雍熙年间,王旦调回朝廷,参与宋初四类书籍之一的《文苑英华》。
王丹在太宗朝不温不火。写完《文苑英华》后,他基本上在各种中层官职之间轮换。在真宗继位时,王丹被提升为中书舍人。宋朝制度,中央三省独自留在中书省。名义上,中书省是首相的官署。它类似于今天的国务院。中书舍人类似于今天国务院的实际办事员。他们的地位不高,但他们的参与机会可以说是官方的小权力。
1000年,王丹主管做出了贡献。考试结束后,他被提升为同知枢密院。宋朝,“同知”表示实际权限,这意味着王丹已经成为首相之一。从今年开始,我们称王丹开始执政。1001年,王丹从军事转为政治事务,参与政治事务。虽然他被称为副首相,但这实际上是真正掌握国家政治地位的。
[img]176732[/img]
王旦为相后有很多故事,但毕竟有一件事,反映了王旦的沉默寡言。这里的沉默寡言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当懒官,而是对事情不斤斤计较,为人谦虚大方。为了衬托王旦,与宋代有关的小说史书都记载了几个王旦和寇准的故事。当时,王旦任中书省,寇准在枢密院。他们都是真正的得力助手,但他们的性格相去甚远。王旦更稳重,寇准更不耐烦。
宋人写的《事实花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王寇两人在同一个寺庙里,寇准拒绝接受王旦,总是向真宗做小报告,在王旦的工作鸡蛋里挑骨头。王旦对此一无所知,依旧如常,称赞寇准。有一天,真宗忍不住向王旦告密,说寇准总是黑你,你还在这里说他好。王旦听了,不急不烦,淡然自若地说:“臣在相位久,阙失必多,准对陛下无所隐,益见其忠诚。“看着这种气度,王旦可没有寇准“背叛”转过头来骂寇准不是人,或者在寇准背后捅刀子,反而继续赞美寇准忠诚。这件事让真宗更加钦佩和信任王旦。
[img]176733[/img]
有些人可能会说王丹在这里穿衣服。然而,根据文史君的分析,王丹说这段话不一定有阴谋,也不一定是摆姿势和矫揉造作。真诚地温柔他人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儒家大师日仁说:“忠诚是盔甲,礼仪是干划船”。有些人说这不是愚蠢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日本中江兆民(也学过儒学)的《三醉人经纶问答》中,绅士君也主张铸剑为犁。事实上,这是儒家思想中真诚对待他人的体现,但这种方法对绅士是可以的。例如,王旦真诚地指责寇,寇准也是一个诚实的人。从那以后,他知道王旦对他很好,并有意识地感到羞愧。换句话说,他很无耻。有时候赞美比抹黑更有效。如果王旦也用抹黑反击,什么时候报告委屈?题外话,对待那些无耻的人,如果你玩这套,就不会治愈。比如日仁和中江写的绅士君的失败就是典型的,他们面对的是无耻的欧美
虽然小报告结束了,但王寇等级相同,事务交集多,两人都有能力,矛盾不可避免。宋史记载,中书省的一份文件被送到枢密院,格式不对。寇准立即向真宗报告,称中书省的业务员能力很低。这么简单的文件都错了,太不礼貌了。真宗立刻批评了王旦,王旦只能认真反思,公开回顾,这件事也过去了,寇准内心狂喜。
但一个月后,枢密院的公文被送到中书省,中书省的公务员也发现了枢密院的格式错误。这些工作人员也很高兴。他们立即向王丹报告,说我们必须反击,但王丹让他们退回公文,让枢密院自己修改。中书省上下都很生气。后来,寇准知道了这件事,感到羞愧,叹了口气:“王同年(他们同年进士)很慷慨。”。从那以后,他们真的和解了。
之后寇准备转任,他私下找到了王旦,希望王旦能帮他拿到一个节度使的头衔,王旦当面拒绝,说“我不受私请”。寇准也灰头土地回去了。但到了转让诏书的那一天,寇准封节度使,实授同平章事,这就是以节度使领相权,时人称“使相”,可谓荣誉,实权皆有。后来寇准去宫里谢恩,感恩地说皇帝认识我。但是真宗说这是王旦推荐的,所以寇准真的很佩服王旦。
王旦执政18年,为相12年,官宦生涯中最大的波涛就是真宗封禅。禅渊之盟后,北宋和平,《续资治通鉴》说,寇准在禅渊时表现出色,成为头等功臣,也是真宗的头等宠臣。这件事让奸臣王钦若非常嫉妒。最后,王钦若鼓励真宗泰山封禅,给自己一种存在感。
泰山封禅是历代皇帝都想证明自己能力的光辉事迹,但它花费了很多钱。作为政府首脑,王丹根本不同意。为此,真宗还邀请王丹单独吃饭,并试图说服他喝酒。喝完酒后,真宗派人送王丹回去,给他一斛酒。王丹感激地回来了,但回家后,他打开食盒的封条,里面装满了一斛珠宝。这件事极大地刺激了王丹。此后,王丹的态度突然改变,成为支持封禅的积极分子。
大多数人认为这是真宗给王旦的封口费,但如果你仔细想想,确实有君主贿赂臣子的成分,但更深层次的味道不是威胁吗?
众所周知,荀子自杀的故事是曹操给了他一个空食盒,这意味着他没有汉禄可食。现在真宗也给了王旦一个食盒。虽然它是空的,有金银,但它也类似于警告。荀子被称为曹操的子房,该杀就杀,更不用说王旦了。接受金银,与皇帝同心协力,君臣也可以快乐,不接受金银,皇帝应该认为你连金银都不想要,那你想要什么。只有沉默才能接受王旦的最佳选择。王旦依然是宰相,真宗满足了封禅的虚荣心。在中国历史上,有六位皇帝在泰山封禅,真宗是最后一位。
北宋初年名臣:揭秘王旦是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