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连今天在明朝的地位是什么?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看看。
公元1353年,朱元璋走出皇觉寺,与红巾军见面。在濠州红巾军中,他被元帅郭子兴重用,并娶了郭子兴的义女马氏为妻。这对年轻夫妇同甘共苦。仅仅15年后,他们就成为了明朝的开国皇帝和皇后。马皇后心地善良,在朱元璋大肆杀伐的过程中,马皇后从朱元璋手中救出了许多有功之臣,包括著名的宋连。
明朝以来,宋连在文臣中的地位不亚于刘伯温。宋连学识渊博,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公元1359年,朱元璋征服集庆(南京),继续向浙东发展。朱元璋占领衢州、滁州、金华后,开始广泛吸引浙东人才。这时,宋连走进了朱元璋的视线,宋连50岁。
宋连是早产儿。她的母亲怀孕七个月后生下了宋连,所以宋连从小就虚弱多病。然而,宋连是一个“神童”。《明史》说宋连“学无所不能”,这表明他有着深厚的知识。宋连还拒绝了元朝的邀请,宁愿当道士也不愿为腐朽的元朝效力。朱元璋占领金华后,胡大海将军一次向朱元璋推荐了四人。《明史本末》记载:
[img]172164[/img]
十二月,派使征青田刘基、浦江宋连、龙泉章溢、丽水叶琛、胡大海推荐四人贤。
换句话说,胡大海一口气向朱元璋推荐了刘伯温、宋连等四人,称这四人都是当世贤才,朱元璋求贤若渴,立即派人去请。不仅如此,朱元璋还专门在南京设立了“礼贤馆”,对宋连等人说“我是世界屈四先生”。由此可见,朱元璋对宋连等人的礼貌有加。这四个人在朱元璋的指挥下各有所用。例如,刘伯温擅长战略和兵法。他被朱元璋安排在军队中,为朱元璋统一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宋连博学,朱元璋任命宋连为儒学大臣首领,朱元璋长子朱标教师。
宋元璋学习严谨,做人非常谨慎,对朱元璋非常忠诚。有一次,一位在元朝工作的朋友要求宋元璋喝酒叙旧,朱元璋派人秘密监视。第二天,朱元璋问宋元璋为什么昨天去了那里。宋元璋详细地向朱元璋报告了他昨天遇到的人和他说的话,包括他喝了什么酒。因此,朱元璋对宋元璋非常放心。
自从朱元璋把教育朱标的任务交给宋连以来,宋连一直兢兢业业地为朱标传授正统的儒家文化,教会朱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宋连很高兴看到朱标从朱元璋的长子成长为吴王世子,然后成为明朝的优秀王子。
宋连的另一个伟大成就是编辑《元史》和明朝的主要法典,为明朝乃至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送东阳马生序》仍然是古代文章中的著名文章,激励了几代人。
[img]172165[/img]
洪武四年,67岁的宋连因身体原因提出告老归乡。朱元璋亲自为宋连设宴练习,命太子朱标送老师宋连一程。作为明初儒家和王子朱标的老师,宋连在暮年告老归乡。他以为自己可以安度晚年,可以在后世出名。然而,仅仅三年后,宋连几乎身居异地。
原来,三年后,胡卫庸案爆发,宋连的孙子宋慎参与了胡卫庸案,被判“谋逆罪”。根据《大明律》,宋连的家人应该连接起来。虽然宋连参与了《大明律》的编纂,但他仍然无法逃脱这部法典的制裁。朱元璋命令70岁的宋连和他的家人去北京。宋连的儿子在宋连的过程中被杀,宋连难逃厄运。
宋元璋在朝中门生遍地,同事们有很多旧故。大家都为宋元璋求情,王子朱标也为老师求情。然而,朱元璋决心杀死宋元璋,并没有给每个人面子。此时此刻,只有马皇后才能说服朱元璋。马皇后想了想,用了一个好办法。
朱元璋下朝后,马皇后派人请朱元璋到她宫吃饭,朱元璋来后,马皇后绝对不提宋连。饭菜上桌时,朱元璋发现没有酒,没有肉,一桌菜都是素斋。朱元璋问马皇后这是为什么?马皇后说:“普通人家里,都知道尊师重教,宋连曾教王子,是个合格的老师。他退休多年,不知道孙子做了什么。看到宋连即将被处死,这几天我吃素为他祈祷!”
《明史·孝慈高皇后传》记载:
[img]172166[/img]
会后侍帝吃饭,不御酒肉。皇帝问故。对说:“妾为宋先生做福事。”皇帝同情,投筷子。明天赦连...
马皇后用一桌素菜为宋连求情,效果显著。虽然朱元璋当时很生气,甚至扔了筷子,但第二天,他还是觉得马皇后说得有道理,赦免了宋连的死罪,改为流放四川。这时,宋连膝下没有儿孙。他在古老的一年里流放在其他地方,身心深受折磨。他第二年死于贵州。
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和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都是善于劝诫皇帝的贤后。李世民手下还有魏征,但朱元璋性格坚强,不敢告诫大臣。只有马皇后才能减少朱元璋的杀戮。这不仅说明马皇后是一位贤惠善良的国母,也说明朱元璋和马皇后有着深厚的感情。不幸的是,洪武十五年后,马皇后去世了,没有人能阻止朱元璋晚年的屠刀。
明朝宋连的地位是什么?朱元璋要杀他的时候是怎么化险为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