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就给大家讲讲郑庄公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哦。
在封建社会,登基的皇帝如果年轻,需要别人的帮助,要么是老皇帝任命的肱骨大臣,要么是年轻皇帝的母亲太后。但也有例外,比如郑庄公。
郑国是西周末建国的诸侯国,建国较晚。开国之君郑桓公姬友是西周王少子,也是周幽王朝的司徒。在犬荣攻击周都镐京时,周幽王被保护死亡。他的儿子姬挖掘继位是为了郑武公,积极拓展领土,发展经济。
郑武公娶了沈侯的小女儿姜氏为妻,是为了吴江,吴江漂亮,吴公很宠爱。吴江先后给吴公生了两个儿子,今天要说的主人公是大儿子姬,出生于公元前757年,意思是难产。为何取了这样一个难听奇葩的名字?吴江生的时候是逆生,也就是脚先出来,难产,差点要了吴江的命。她讨厌这个大儿子,取了这样的名字,没有接近他。
[img]171230[/img]
后来,她生了一个叫段的小儿子。这一次,她生了孩子,非常爱段。她多次向郑武公提议成立一个小儿子段作为儿子。幸运的是,武公并不迷茫,也不同意。他说:“年轻有序,不能乱。如果你没有犯错,你可以废除你的成长和幼稚。”于是李生生为儿子,教他参与政治事务。将段封在共城(今河南省辉县),称为“共叔段”。
米生从小就不受母亲的喜爱,母亲对他很冷淡,反而对次子段很宠爱。巨大的对比使米生从小就形成了一种冷静、坚定、果断的性格。
公元前743年,武公死,继位为庄公。他只有14岁。这个14岁的孩子并不简单。虽然他还年轻,但国家事务取决于他自己。她的母亲吴江对段被封在小共地不满,为段请封地(即虎牢关,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军事重地)。庄公说:“制地是险要之地,郭公就死在那里,很不吉利。如果你提到其他地方,我会照做的。姜氏于是又为段请封京地(今郑州市荥阳东南),庄公便答应了。一个14岁的孩子知道哪里不能外封,可见心智的成熟和对政局的把握。恐怕14岁的孩子只知道吃喝玩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战略国君潜力的人。
[img]171231[/img]
段从此被称为京城太叔。到封地后,他积极招兵买马,并命令郑国西北两地听从自己的命令。并让母亲做内应,与自己内应外合,趁庄公去见周天子的机会攻破都城,夺取君位。庄公早就意识到弟弟的不良行为,趁段带兵马离开京城时,派大将吕带兵占领京城,并声讨他的反叛不臣。京城的人们早就对段的所作所为不满,纷纷背叛他。段无奈地逃到了严(今河南省炎陵县),但庄公早就占领了严地,于是段又逃到了共地,回到了封地的开头。
庄公打败弟弟后,把母亲姜氏送到颍地(今河南襄城东北),发誓黄泉不见面。几天后我后悔了。然而,我已经发誓,作为一个国家的国王,我不能轻易说话,我很苦恼。后来在颍考叔的帮助下,黄泉见到了母亲,和母亲和好了。
解决内忧后,庄公开始腾出手来帮助周天子,假借王命,远交近攻,联合齐鲁等国逐渐清理那些不听话的诸侯国,从无败绩。
后来,周天子听说郑庄公假命伐宋朝,非常生气,解除了郑庄公左清士的地位,郑庄公连续五年没有上朝。因此,周天子桓王联合陈、蔡、魏、郭联军攻打郑国。双方在河南长葛北(今河南长葛北)作战,被郑庄公率领军队击败,周桓王也被郑将军朱丹射中左肩。从那时起,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
[img]171232[/img]
郑国在这场战争中大放异彩,宋卫、陈蔡联盟彻底瓦解。周边诸侯国纷纷求和,与他们交好朋友。公元前701年,郑庄公、齐、魏宣公、宋庄公在恶曹(今河南延津县东南)联盟,小霸在诸侯。
郑庄公政治上外安内,解决了弟弟的叛乱,使国家更加稳定。在经济上,我们注重农业和商业,不断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外交远近攻,明确了郑国进步的障碍,使其他国家不敢轻视郑国和小霸王。郑庄公也被称为春秋三小霸之首。
郑庄公小时候有什么经历?他在政治上有什么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