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孙伏伽针对隋朝灭亡的教训,向李渊提出了哪三项政策?

孙伏伽(~658年),贝州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人,唐初状元,也是中国历史上记载完整、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img]170432[/img]

隋朝时期,他涉足官场,担任小官员。大业末年,迁万年县法曹参军,审判刑狱,督捕奸贼,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武德五年,参加科举,状元及第一。武德九年,参加玄武门变革,给武城县男子。唐太宗即位后,历任大理少卿、刑部郎中、迁户部侍郎、崇拜大理寺卿、出任陕州刺史。永徽五年,老辞官。

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卒于家中,葬于“胡仙庙”。

隋朝时期,他是一名地方官员,迁往万年县法曹(县司法部部部长),并被降职到唐朝。武德五年(622年)参加科举考试,排名第一,排名第一,排名第一。武德九年后,玄武门改变后,给乐安县男人,食义乐安(应与玄武门改变有关)。贞观元年(627年),崇拜大理少清(最高法院副院长)。

贞观五年(632年):审理错案,罢免犯罪,迁至刑事部郎中(刑事部下属部长秘书),再任大理少卿,转移民事部侍郎,管理民政、户籍、财务部门。

贞观14年(公元641年),拜大理寺卿(最高法院院长),迁至陕州刺史(陕州最高行政长官)

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年老辞官。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在武城县(今河北省故城县南部)家中死亡,葬于今河北省故城县西半屯镇双屯村北郑清公路东侧的“双冢子”(又称“胡仙庙”)。

[img]170433[/img]

武德初年,针对隋朝灭亡的教训,孙伏伽向唐高祖李渊提出了三项建议:一是“天子有争臣,虽无道不失天下”。他认为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是“不理其过”,所以他建议皇帝虚怀接受建议,“开辟一条不择手段的道路”,选人任能,努力治理。第二,“百戏散乐,本不正声”。在他看来,隋末皇帝贪图安逸享乐,官场淫风四起,是王朝灭亡的征象,劝皇帝不要沉迷于声色犬马,要雅正社会风气。

第三,“性相近,习相远”。他认为隋朝灭亡的另一个原因是皇帝周围的人乱国。因此,他建议皇帝仔细挑选皇太子和王者周围的人,以防止他们周围的人误入歧途。孙伏伽指的是陈的得失,无所回避,慷慨真诚,深深打动了唐高祖。唐高祖认为孙伏伽“怀凉直,适合宪司”,于是任命他为书籍服务。

唐朝平定天下后,唐高祖颁布了大赦令。但不久之后,唐高祖将再次惩罚农民起义军将领。孙伏伽说:“王者无戏言。过去攻击世界时,应随机应变,现在四方已定,应制定法律与世界人民共同遵守。“法者陛下自作自守”,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相信和害怕。“兵食可去,信不可去”。自己做事不讲信义,天下的人怎么能相信你?

孙伏伽关心人民,为人民请命。当时军粮很重,他多次要求减免。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孙伏伽弹劾民部尚书裴矩“虚名”,而不是“救老百姓”。因此,唐代的税收征收由以户为单位改为以人口为单位,使贫困农民受益。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孙伏伽改为大理少卿。当时唐太宗经常出去打猎,开心大臣。孙伏伽及时上书劝说,得到了唐太宗的高度赞赏:“清能说我失去了,我能改变,世界上的普通人都有谬论!”

孙伏伽忠诚真诚,敢于直言不讳,有魏征之风。他性格宽宏大量,做事从容,荣辱不惊。拜治书侍御史时,先从朝中得旨,回家后秘而不宣。当朝廷作文到来时,他的家人狂喜,而孙伏伽若无其事。


孙伏伽针对隋朝灭亡的教训,向李渊提出了哪三项政策?孙伏伽针对隋朝灭亡的教训,向李渊提出了哪三项政策?

,,,,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武则天有多少儿子?武则天的儿子们结局如何?
  • 武则天和唐高宗生了四个儿子,因为他们都处于皇权斗争的前沿,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李宏是武则天的长子,出生于永徽三年(652年...

  • 揭秘:痴情皇帝唐玄宗李世民为什么要征召4万宫女?
  • 我们已经知道,中国的皇帝通常有成千上万的宫女(中国宫女,皇帝可以随时使用,根据台湾著名学者杨先生,宫女穿开裆裤,设计...

  • 为什么唐朝会繁荣?李世民用人的能力无与伦比
  • 唐朝皇帝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所有皇帝中最有成就的一位。他的政治和军事能力是不可预测的。只有他的才能和才能是所有皇帝都无...

  • 唐朝宰相杜如晦是怎么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杜如晦
  •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长安)人,为隋唐时期李世民帐下重要参谋,李世民征薛仁杲、刘武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