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周(601-648)是唐代著名宰相之一,清河扁平(今山东省扁平县扁平镇)人。因为多次向唐太宗直言不讳,对贞观年间的政治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img]170313[/img]
马周小时候是孤儿,家境贫寒。喜欢学习,落拓不尊重州里。武德年间,补充博州助教。离职游学长安,寄中郎将常何家。贞观五年(631年),上书有功,拜门下省值班侍奉,历任御史监察、事中、中书舍人、医生。继续郑国公魏征的风格,多次直言不讳地提出建议,纠正政府的得失,在贞观时期的政治改善和“贞观之治”的形成和延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后来,他搬到了一系列重要职位,如侍郎、中书令、王子右妃子、代理官员部尚书、银青光禄医生等,深受唐太宗的喜爱。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去世,终年四十八岁。他追求幽州都督,陪葬昭陵。唐高宗即位后,他追求尚书右仆射,高唐县开国公,享受高宗寺庙。
有《上太宗疏》的存世作品、《陈时政疏》、“请劝劝赏疏”、五篇文章,《白天结婚的公主》和《请简选县令疏》,以及《句子》和《凌朝浮江旅思》。
[img]170314[/img]
李世民:①栾凤凌云,必资羽翼。股肱之寄,诚在忠良。②马周对事情的分析非常快,忠诚正确,从不忌讳批评人。每次他被派去做事,我都很满意。他不仅献出了所有的忠诚和亲密,而且依附于我。我想利用这个人,共同做好当前的政治工作。
刘昫:①马周有很好的机会,天性深厚,激发了君主的微妙谈话,建立了孝道的忠诚,知识渊博,宽宏大量。诗中说:“嘉乐绅士,显示了道德。”不幸的是,他死于中年,什么也没留下。②好马遇到造父,日行千里。英明君主求贤臣,不拘泥于高低贵贱。马周徒步西行,一旦遇到太宗,就登上了宰相的荣誉。
一开始,皇帝对马周很有礼貌,马周很自负。在任的历史上,他派人按照图片买了房子。人们私下嘲笑他,因为他从一个学者开始,没有财产。有一天,报告说有一套价值200万美元的好房子。马周立即告诉皇帝,皇帝下令有关部门给予所需的钱,并给予奴隶制品。直到那时,人们才明白。
品官的旧衣服只有黄紫色,所以规定三品官穿紫色官服,四品五品穿红色,六品七品穿绿色,八品九品穿青色;城门从左进右出;快马从驿道传达警报紧急情况;存放居民的土地租金;宿卫大小轮流值班;剪短驿马的尾巴;城门、卫舍和捕捉者每月分散安置在各县,其中一个用于防止他们的疏忽。这些都是马周的建议。此前,每天早上黄昏,京城各街都派人传呼警告大家。马周于是请在街上设鼓,每天打鼓警戒大家,命令停止传呼。人们称之为“冬冬鼓”。当时人们觉得很方便,太宗更欣赏和安慰。
作为唐代宰相之一,马周如何在贞观之治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