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根据康熙的布局,负责传诏的人是步兵领导隆科多。此外,隆科多始终站在雍正的立场上,帮助雍正度过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雍正登基后,他感谢隆科多,晋升隆科多为总理事务部长。不久之后,他被授予了官方部门的尚书。隆科多一时权力充沛,聚光灯覆盖了老大臣马齐。当时,隆科多以上的大臣只有易亲王尹祥。
[img]170133[/img]
隆科多出身名门。他的父亲佟国维曾在康熙被称为“佟半朝”。佟国维不仅学识渊博,而且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康熙,其中一个也被称为孝义仁皇后。雍正小时候是孝义仁皇后带大的。因此,雍正登基后,称隆科多为叔叔。此外,在许多官方文件中,包括圣旨,一旦提到隆科多,雍正必须在他的名字前加上“叔叔”这个词。佟国维的哥哥佟国纲、父亲佟图赖、祖父佟养真都是满洲著名将领,曾被称为“一等功”。这种家庭背景和隆科多在雍正登基时的立功,直接促成了隆科多的政治地位。
雍正元年,官场上有两种不成文的说法,分别叫“年选”和“童选”。前者是年羹尧向雍正推荐的大臣名单,后者是隆科多向雍正推荐的大臣名单。清史学家孟森先生在《清史讲义》中指出:“世宗之立,内在得力于隆科多,外在得力于年羹尧。也就是说,雍正之能顺利登基,外靠年羹尧,内靠隆科多的支持。因此,年羹尧和隆科多在雍正初期可谓火爆,在雍正面前圣宠不衰。雍正几乎所有向雍正推荐的官员都照准了,才诞生了“年选”和“童选”。
[img]170134[/img]
隆科的许多权重都很高,赢得了雍正的信任。他利用官员的权力,在朝廷人事上大做手脚,不断收受贿赂,出售官员和头衔,成为雍正朝的大甲虫。但隆科多与年羹尧不同,年羹尧在西北时期,娇纵霸道,公开卖官。隆科多出身贵族,多年的家庭经验告诉自己,过于高调的大臣,最终只有死路一条。@ 尽管隆科多很狡猾,但他和年羹尧走的路线却大不相同,甚至他从心底里,非常拒绝与年羹尧交往。在雍正面前,隆科多一直保持谦逊内敛,没有任何傲慢。
隆科多不是雍正的直系人马。为了稳定自己的地位,隆科多只广泛结党。他借此机会打击八爷尹琪,将鄂伦岱(领侍卫内部大臣)带到尹琪手下。、汝福(白旗护军统领)、阿尔松阿(刑部尚书)等人收入自己的门,形成了铁营。雍正三年,年羹尧逐渐失宠,隆科多也在思考退路。
当年5月,隆科多秘密派人将自己的财产运往全国20多个省份。在山西的一座寺庙里,隆科多藏了20万两白银。雍正在山西的眼线发现了这件事,并迅速向雍正汇报。雍正听后冷笑道:“叔叔作为柱石大臣,竟行这样狡兔三窟的小伎俩,难道不是做贼心虚吗?看来我需要对这个叔叔动手。雍正派人密查隆科多。
[img]170135[/img]
仅用了半年时间,隆科多及其家人就发现了许多违法行为。但雍正当时正在与沙俄谈判,隆科多之前负责此事,比较熟悉,所以暂停对隆科多的动手,派隆科多到阿尔泰岭与沙俄谈判。雍正本来打算隆科多利用这个机会,把功补过,洗心革面。但出乎意料的是,此时发现了隆科多私藏玉牒的罪证。玉牒是皇家隐私,隆科多隐藏这件事,说明有谋逆之心。雍正能容忍隆科多贪污受贿,结党营私,但只能容忍他谋逆。雍正触犯了雍正的底线,雍正将隆科多从边疆召回,关押在昌春园,直到隆科多死于禁所。
作为雍正登基时的关键人物,雍正给了他充分的信任和荣誉。不幸的是,隆科多的结局令人遗憾。隆科多的失败一方面是他自己的道德问题,另一方面也与雍正的极端信任有关。
隆科多在雍正时期是如何稳定自己的地位的?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